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过锋
浙江省嵊州市新城实验学校 312400
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颁发让众多初中教育工作者再一次关注教学改革。初中语文作为基础科目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关键科目,语文教师更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核心素养角度,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证明,大单元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作者就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帮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不管是章节编排特点,还是内容选择,都能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单元的人文主题,同时也要融合语文要素,对每一板块的内容进行整合与研读,突破传统按部就班讲解方式的弊端,为学生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基于新课标理念,聚焦大单元教学可让学生在情境中,在任务中,感受编者意图,并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一、构建从知识到素养的单元架构
语文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自身首先应当站在学科素养的高度,对语文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情境化,体验化,生活化。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能力,文化底蕴进行培养。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以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和名著导读为主,教师也要统揽全局,筛选合适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借助每一次语文课堂提高核心素养。
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语文主题为“生命之趣”,选择三篇与动物相关的文章,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借助大单元教学对三篇文章的人文主题进行统领,先让学生默读,接着把教学任务制定为“我与动物的亲密接触”,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展开学习。第一,从文章中看动物。透过文章主题,感悟作者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内心看动物。立足自身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与动物的互动。这样一来,从教材过渡到学生自身,可帮助学生建立人与自然的正确意识。
二、设计从教材到生活的教学情境
语言科目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文学作品源自于实际生活,但由于教材中的选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年代不同,作品呈现出的意境也未必能够让学生快速熟悉快速把握。基于大单元教学角度,教师就要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连接,给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透过生活感受语文。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该单元中学生会了解到,作者笔下生动的人物形象,如纯朴善良的阿长,忠厚善良的老王,用台阶衡量人生价值的父亲。这些人对学生来讲只是生活中的过客,与学生的世界生活并没有丝毫联系,但教师要重视把语文要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悟人生,思考人性,塑造人格。教师可以将本单元教学主题制定为平凡的闪光者,使学生对每一个人进行概括与总结,学生最后也会了解,其实平凡才是每个人的人生基调。文章中塑造的每一个“他”其实就是“自己”。当然,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较少,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教师就可以借助任务“寻找闪光者”,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凡,引导学生给身边的人写颁奖词,让语文学习更加生活化,更加情境化,课堂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更有热情。
三、探究从单篇到任务群的知识体系
大单元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为主线,将不同的单元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语文小单元以“任务群”为单位,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程内容指向“知识体系”,教材的编排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在组织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包括课前学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环节。课前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并提供学习支架[3]。课上学习是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层次地阅读、探究和思考,最后生成课堂活动。课后学习是对单元主题和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过程,它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成果,会给予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探究、表达和交流。
四、布置从低阶到高阶的学习任务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整个课堂侧重于“教”,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只会借助问答开展。而大单元角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改变,通过创设大情境,完成大任务,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高效完成学习质量。教师设计的学习驱动应当重视从学生的低阶思维入手,上升到高阶思维,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期间,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支持。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该单元立足小人物,关联学生生活,教师在设计情境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对语言知识进行各种实践。类似于闯关游戏的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把视角转化到生活中,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重新反思自己,审视自己。教师要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其他学生倾听,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只有重视每一次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领,大单元教学才会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才会层层深入。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生活的情境中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为全面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设计紧密相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对新课改理念的解读,重视自身学习意识的提升,真正在语文课堂上凸显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期待每一次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红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互动软件,2021(11):1474-1475.
[2]刘宏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21(9):282-283.
[3]马翠兰.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J].同行,202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