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
叶丽
湖北省罗田县实验高级中学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传统割裂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评价考核三者协调统一,形成良性循环。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学习方法单一被动,评价机制相对滞后。因此,探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从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方法优化及评价体系完善三个角度展开全面探讨,希望能够构建高效阅读教学生态。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设计,学生能力培养路径
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角色,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设计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活动组织促进知识内化,阅读前环节关注背景知识激活与阅读预测引导学生利用标题、图片、关键词等线索猜测文章主旨形成初步认知框架。阅读中环节注重精读策略与略读技巧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寻找主旨句、识别语篇标记、推断词义等关键技能促进深层理解,阅读后环节强调迁移应用与拓展思考,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活动巩固知识点,提升表达能力。跨文化意识培养贯穿阅读全过程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解多元文化内涵,语篇分析教学法则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宏观结构与微观语言特点,提升语篇感知能力。差异化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习风格与能力水平学生,提供层次性任务与多样化支持,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还应注重阅读策略显性教学,通过示范、讲解与引导,帮助学生内化高效阅读方法,逐步实现从学会阅读向阅读学习转变。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2 Traveling Around 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环球旅行家主题阅读教学。阅读前导入环节,教师展示世界著名景点图片,组织学生头脑风暴分享旅行经历或憧憬,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标题、插图与首段末段,预测文章主要内容与作者态度建立阅读期待。阅读中环节教师应当采用任务驱动 + 分层阅读策略:第一层次为全局把握,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找出每段主旨句,勾勒文章框架,第二层次为细节理解,学生精读文本回答设计好问题,如作者去过哪些国家、各地旅行体验有何不同等。第三层次为深度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文中旅行描述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与作者情感态度。此环节教师适时指导词义猜测技巧,如利用上下文线索推断 hospitality、exotic 等词含义。阅读后环节组织环球旅行规划师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国家,综合运用课文信息与拓展资料,设计旅行路线与体验方案,制作多媒体展示并进行团队汇报。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旅行文化差异,讨论旅行意义这一深层主题,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时观察、小组互评与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评估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获得相应提升。
二、高中英语阅读学习方法优化,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学生应学会制定个性化阅读计划,确立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掌握科学阅读方法,包括 SQ3R 技术(浏览 Survey、提问 Question、阅读 Read、复述Recite、 复 习 Review)、KWL 策 略( 已 知 Known、 想 知 What to know、 学 到Learned)等系统化阅读框架;建立自我监控机制,通过阅读日志、思维导图等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反思阅读效果。多模态阅读资源利用为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素材,学生可通过有声读物、视频材料、图文资源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面。信息技术支持使阅读学习突破时空限制,电子词典、阅读 APP、学习平台等工具为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为例,学生可构建生态保护探究者自主学习模式。阅读学习开始前学生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已有知识,包括濒危物种、保护措施、环境问题等方面,明确个人知识缺口,然后设定明确学习目标,如了解全球野生动物现状、掌握生态保护核心理念、探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等。阅读前准备阶段,学生主动收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英文资料,建立关键词汇库(如 extinction、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等),提前熟悉可能出现专业术语,同时浏览课文标题、图片与首末段落,预测文章结构与主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采用三色标注法进行文本处理:红色标注中心论点与关键信息,蓝色标注支持性细节与例证,绿色标注个人疑问与感想。结合 KWL 表格记录阅读收获,将课文内容与预设问题对照,标记已解决问题与新生成疑问。为深化理解,学生主动拓展阅读相关英文资料,如 National Geographic 杂志野生动物保护专题、WWF 官网报告等,丰富背景知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中英语阅读评价体系完善,一体化机制建立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既关注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阅读档案袋评价法记录学生阅读轨迹包含阅读计划、笔记摘要、思维导图以及反思日记等材料,展现成长历程,任务型评价设计则通过阅读报告、书评写作、主题演讲等形式,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批判思维水平。同伴互评机制引入能培养评价意识,学生通过设定评价标准,相互评价阅读作业,既深化理解又促进反思。教师反馈质量提升对引导改进至关重要应避免简单评价,提供具体建议,指明发展方向。
评价标准科学设计需考虑多维度指标,包括理解准确度、思维深度、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信息技术支持下智能评价系统可辅助教师实现即时反馈,减轻工作负担。阅读评价结果分析应用则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教师应当根据评价数据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有助于维持学习动力,可设立阅读之星、阅读进步奖等荣誉称号,肯定学生努力。“教—学—评”一体化机制构建要求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应基于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学生根据反馈改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生态。
结论:教学策略设计应突出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多层次阅读能力;学习方法优化应强调认知指导,构建自主学习体系,评价体系完善应注重多元评价,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三者有机结合形成闭环系统,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生态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深化跨学科阅读实践拓展国际文化视野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凡静.“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英语教师 ,2025,25(10):29-33.
[2] 房宜燕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5,(18):77-78.
[3] 葛亮亮 .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优化策略分析 [N]. 科学导报 ,2025-03-19(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