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融合策略

作者

陈春曦

福清市北亭中心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方式。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高效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明显地提升,还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在新课程标准教学视角下,阐述了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主要措施,予以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习作教学;融合策略

群文阅读,就是在同一时空内,以特定的主题、特定的内容、不同的文本,在同一时间内,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出现。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融入习作教学中,在多篇课文的指导与组织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本,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升。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群文阅读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地提升,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探讨如何将群文阅读习作教学进行高效整合,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发展。

一、立足群文阅读开展主题习作教学的意义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具备个性化特征,学生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词汇积累,才能深化对世界、人生等的认知,并结合自身所学,与其他人进行高效的沟通[1]。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结合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习作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技能。

(一)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实现以读促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明确两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并将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关联,促使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其教学价值。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在无形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充分利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

(二)结合群文阅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应避免出现差异较大的倾向,首先,教与学的界限应根除,教师不应该充当教学中的主导者[2]。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过分注重管教,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质疑,应及时给予解答。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主题的多个文章进行学习与阅读,结合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中,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促进其语文学习发展。

(三)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习惯,丰富语文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群文阅读方式作为重要教学方式,并积极将其应用于习作教学中,促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由于群文阅读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群文阅读,促使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有效掌握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联系,内化相关知识,丰盈自身语文知识体系,完成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融合策略

(一)设置群文阅读议题,激发学生阅读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发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应用,激发教学资源的应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融入其中,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前,应注重创建完善的阅读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进行群文阅读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明确文章的主要题材及写作手法等关键因素,并将此类关键因素设置为群文阅读的议题,最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归纳,找出多个文章之间具备的联系性,选择多个文本对教材内容进行衬托,促使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院子》一课教学时,教师应将课文的作者萧红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促使学生能够结合作者的写作特征进行阅读学习。《孤独的生活》《生死场》等文章都是萧红的作品,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进一步掌握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还应结合“童年”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收集萧红作者的描写童年的作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对自己的童年进行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文章表达的相关信息作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时,教师应明确文章中对梁启超个人的强国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描写手法,领悟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将爱国之情作为本节课程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为学生播放少年中国说的歌曲,促使学生通过歌词内容与课文内容的对比,深化对爱国之情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精选群文阅读资料,强化学生写作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多个文章进行,并且要求教师准确找出多个文章存在的共同点,将其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并找出多个文章存在的联系。此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纵向及横向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同时,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将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进行充分融合,不断拓展群文阅读的教学素材,严格遵循议题进行多文本创建。同时,教师还应保证议题的开放性及联系性,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内容,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语文知识点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同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应注重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3]。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时,应将“舐犊情深”作为本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议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情景描写中的写作手法,并感受作者通过情景描写想要表达的情感。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形象且生动的语言进行习作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情感写作能力。这一单元的文章主要有《慈母情深》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文章具有相同的叙事描写手法,有效满足的单元习作教学中的要求,促使学生通过完成本单元的群文阅读学习能够掌握叙事写作方式。

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文章的描述手法及情感表达,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却存在表述困难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加以指导,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进行叙事描写的时候运用了对话描写方式,并以此为协作开展的基础,再次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文章,例如《剥豆》《学会看病》等,促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议题进行深度理解,并逐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并将学生实际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的群文阅读教学时,也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逐步建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课文中描述的人文情感,并积极感受生活的美好之处,并将生活经验及生活素材融入自身的习作联系中。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多种阅读素材,引导学生结合阅读素材感悟生活,积极探索生活中存在的细微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开展语文阅读学习时,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写作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多篇文章阅读以及确立议题为“舐犊情深”后,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文章中对母爱及父爱的描写,感悟文章中表达的“舐犊情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实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鼓励学生思考哪一件事情能够体现出父母对自己的爱。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与父亲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学生通过相互分享与表达,能够与其他同学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产生共鸣,并仔细回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发生与其他同学一致的事情。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感悟与分享,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将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充分融入实际生活中,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提高。

(四)感悟群文阅读主题,树立正确生活观念

随着“双减”政策的广泛实施,相关教学领域也在进行着重要的教学改革工作,并迈向新的发展趋势[4]。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文本主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中存在的思想感情,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习作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时,应首先明确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文章中对人类美好品质的描写都有哪些,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将“美好品质”作为议题,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中的多个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文章中描写的美好品质,并鼓励学生思考,那些事件的描写能够展现美好品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对议题内容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习作练习。当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教师不应为学生设置较多的思维局限,应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内容,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五)积极组织随笔练习,形成良好思想品质

随笔练习主要指的是在没有格式与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时间与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写作中,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准确表达。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在实际学习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学习经验,语言表达也存在不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此种学习特征,创建完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将随笔学习方式融入其中。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主要描写手法,开展仿写练习。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仿写内容给予准确及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写作方式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将本单元的群文阅读议题设置为“自然之趣”,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开展本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时,也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收集不同的“自然之趣”文本作品,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学习中,自主摘抄文章中优美的句子,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体系,促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对好词好句进行高效应用[5]。最后,教师在完成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鼓励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主题,开展仿写练习或短篇随笔练习,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逐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将群文阅读的方法应用于习作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学习兴趣,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并且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学会更多的技巧和方法。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记住文章的内容,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倩倩.从阅读中汲取灵感: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4,(05):3-5.

[2]张蓓蓓.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应当具有的“三要素”[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3,(08):12-14.

[3]翟羽佳,伊晓英.小学高年段群文阅读中的习作教学设计[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八).辽阳市白塔区青年街小学;2023:7.

[4]周继贤.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习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0):222-224.

[5]曾欢欢.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轻叩群文阅读之门,探寻读写共融之道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3-082)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