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谈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与创意

作者

罗美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 100080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卓越的人类文化遗产,它通过舞者灵活的身姿和富有节奏的动态表情,向世人传达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提供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审美享受,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生活哲理和生存状态的深层反思。随着文化氛围的不断包容和拓展,舞蹈艺术迎来了它的繁盛时期,众多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这反映了当代舞蹈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他们在创作中追求的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舍弃,而是在坚持深刻思想指导的前提下,结合新时代审美趋势的变化,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时代意义,保持其高雅的艺术品质,巧妙地将传统与时尚融合,打造出更贴近现代观众审美喜好和欣赏水平的舞蹈作品。为了促进舞蹈领域的优质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舞蹈编导在创新与创意上的努力,以进一步提高创作的整体水准。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创意

1舞蹈编导创作中创新与创意的必要性

1.1提升舞蹈编导创作水平的必然选择

舞蹈创作者身为舞作诞生的首要推手,其个人素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及创新思维直接决定了舞作的艺术表现和其流传的广度与深度。编舞者的创作灵感根植于其深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舞台实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他们拥有独特的审美观、敏捷的艺术洞察以及细腻的艺术感知,能在平凡的事物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灵感。编舞者能将创新的舞蹈元素巧妙融入作品中,积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将个人的生活感悟与舞蹈创作相融合,这无疑是提高编舞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1.2解决舞蹈作品内容同质问题的必要条件

近期,随着科技进步的脚步加速,舞蹈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式各样的舞蹈形式犹如春笋般冒出地面,但其中不乏一些缺乏创新、内容低俗的作品。部分舞蹈创作者为了在网络上吸引眼球,盲目追求观众的喜好;为加速作品问世,他们直接复制现成的舞蹈动作或形式,导致舞蹈作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舞蹈编导在创作时,创新与创意的源头在于思维、理念以及艺术认知的革新,这促使他们重新思考舞蹈的艺术价值、实用性和社会意义,更加重视内涵的展现,追求内外在的和谐统一,为舞蹈艺术带来新颖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情感深度,因此,这是解决舞蹈作品内容同质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1.3提高舞蹈艺术品位的必由之路

舞艺作为一种文化表征,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环节。舞动的艺术跟随人们审美趣味的演变而演进,只有紧跟时尚步伐、积极更新编排思维,方能铸就舞动的杰作。在编舞过程中,创新与创造的注入令编导保持理智的清醒,维护一种既独立又尊重传统的审美观。不管是汲取传统舞姿以充实现代舞的意蕴,还是融合现代编舞技巧为传统舞注入新时代的气息,这些做法都能让舞蹈艺术回归其根本,彰显其承载文化传承、情感沟通、社交表达等多重功能,在追随时代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舞蹈艺术的价值品味[1]。

2舞蹈编导创作中创新与创意的实现路径

2.1跨文化融合下舞蹈题材的创新与创意

舞蹈作为一种融合了多元感知与直观体验的综合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表达,跨越了语言的限制,深入人心,唤起共鸣。编舞者从选定主题出发,以之为主线,整合表演、音乐、服饰、道具以及舞台设计等元素,共同塑造出作品的预定艺术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创新中持续繁荣,其创作主题亦步亦趋地跳出传统框架,向着跨文化交融的领域拓展。诗词、绘画、书法、音乐等多样化的艺术形态,都为舞蹈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编导必须开阔选题视野,关注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织,从文化遗产中提取富含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元素,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别具一格的舞蹈形象和表现手法,通过文化的交融,为观众带来如诗似画的审美享受,为舞蹈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情感,吸引大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来[2]。

2.2将传统舞蹈的结构特点移植于现代舞蹈编创中

古典舞的布局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对称之美,借助舞姿的转换、轮换和重叠来强调舞蹈的节奏感,从而使得古典舞显得均衡且和谐。而当代舞的编排则显得更为开放和不受约束,它通过颠覆古典舞的均衡框架,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舞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将古典舞中周期性出现的构造手法融入到现代舞的创作之中,利用这种构造的循环应用来提升舞蹈的连贯性[3]。

2.3将传统舞蹈的情感表达方式渗透于现代舞蹈编创当中

古典舞艺术重视氛围的营造,其在感情抒发上显得较为克制而深沉,往往将情绪抽象化,利用非言语的手势和姿态来传达内心的丰富情感,因而能够触动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激发人们对于生存意义和过往岁月的深刻思考。在舞蹈编排的创新过程中,编舞者所追求的革新与创意是富有思想性、深度及广度的,他们汲取传统舞蹈中的情感表现手法,对现代舞的直接表达方式进行创新,将情感融入舞姿和节奏的转换之中,从而更有效地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4引入传统艺术精神的舞蹈形象创新与创意

在中国的艺术文化范畴内,诸如儒家、道家以及禅宗的美学观念,对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以及公众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舞蹈艺术在我国的演进过程中,深深植根于这些传统艺术精神的滋养之中。编舞者若能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编舞技巧,从这些美学思想中汲取养分,便能孕育出创新的思维,进而对舞蹈的主题和语言进行革新。儒家学说强调艺术的美感和实用功能,主张艺术创作不应脱离道德的范畴;道家哲学则倡导效仿自然,在艺术创作上重视艺术家的主动性和内心世界的遵循,提倡通过艺术来表达生命的意义和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禅宗的美学理念追求物我相融,其下的艺术作品展现出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情怀。舞蹈编导只有精准掌握这些传统艺术精神的本质,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才能在编舞创作中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创意[4]。

2.5将现代舞美技术融入舞蹈编创之中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舞蹈的演变进程与科技创新的脚步紧密相连。现阶段,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深入到舞蹈创作与展现的各个层面,极大地推动了编舞思维、观念以及技巧的创新。融合现代舞台美术技术与舞蹈创作,不仅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同时也对编舞者的技艺水平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结论

舞蹈艺术在编创领域追求革新,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现代审美观和观众口味,强调编导内心世界与观众感知的和谐交融,这对舞蹈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及避免作品内容单一化具有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舞蹈的艺术格调。审视全球舞蹈佳作,无不彰显其民族特色。因此,舞蹈编导应从中华文明宝库中汲取灵感,提炼舞蹈语汇,肩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塑造高尚的舞蹈创作理念。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敢于打破旧框,巧妙融入跨文化元素,革新舞蹈形象与布局,借助现代科技提升艺术表现力,旨在满足观众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美学追求,有效增强舞蹈的艺术、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星,肖向荣.守正互鉴创新:从舞蹈编导、国家盛典导演到艺术学院院长的探索追求之路[J].艺术教育,2022(02):11-19.

[2]武晨迪.传统舞蹈编导技法在现代舞创作中的应用创新———评《立足传统勇于突破:舞蹈编导技法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144.

[3]刘万翔.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的创新体现[J].参花(上),2023(08):83-85.

[4]张进文.论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来源[J].戏剧之家,2023(1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