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陈桂娜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溪中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教学价值不断提升。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指导要求,英语教育应当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文化自觉,(教育部,2022)。但当前教学实践显示,初中英语课堂存在文化输入失衡现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明显欠缺(程晓堂、赵思奇,2016)。基于此,探索中华文化传统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路径,既是响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突破点。

二、初中英语教学文化传统融入的现存问题分析

1 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和理解相对薄弱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涵盖丰富知识,传统文化内容占比也提高了。如人教版教材中传统节日、习俗、文学作品等内容已频繁出现。但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和理解却相对薄弱(郭琳,2022)。

2 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以传统讲授模式为主导,教师教学重心多集中于单词记忆、词汇拓展与语法规则解析,在文化传统内容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互动性不足的问题。这种浮于表面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文化知识的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文化教学实际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3 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实践性

当下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过度聚焦于语言知识的量化考核,将词汇拼写准确率、语法规则运用熟练度、文本阅读理解能力作为核心评估指标,而对文化传统内容的考查却鲜少涉及。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文化内涵理解深度等方面的题目设置比例极低,这种评价导向使得师生普遍忽视文化传统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以实现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协同发展的目标。

三、文化传统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1、融入文化元素智能体,激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融入教学智能体。利用软件比如 AI 工具,豆包,剪映等制作成视频。视频相关联的是文化传统知识,比如说制作 Paper cutting、lantern 等这些东西。学生在制作过程当中也能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让学生添加简单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英语表达。然后整体串联成一个完整视频,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最后全班再自我评比。

2、融入文化元素故事,学生激情澎湃。

可开展一个关于讲述文化经典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做英语 speech,班里进行比赛评比。这样学生更加激情澎湃,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3、融入文化元素让课件多元化。

传统的课件有的是黑板板书,但现在也有 ppt 、ppt 也能够加入动画视频让学生更加加深印象。比如说可以在豆包上先制作图片,再转化成视频,再在剪映上添加相关英语表达,完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文化主题。这个主题知识让学生更有画面感。在观看这个视频之后,再请学生进行重新的复述,表达。

四、教学案例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制作一些英语视频,比如说里面需要学习餐桌礼仪,那么可用 AI 工具制作相关的 table manners 的一些视频,让学生扮演角色,并用英语做对话。更能够深刻地体会 table manners 的重要性。Section B 中这些中国传统艺术品 Paper cutting、lantern 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并配上英语 . 老师帮忙录制,再呈现给全班同学进行表达,复述,最后做评比。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英语词汇,正确运用询问重点句型;A symbols of wishes for good luck and a happy new year, A symbols of happy news and good wishes.A symbols of love for life and beauty.

2.  能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品及其文化寓意,如剪纸(Papercutting)、灯笼(Lantern)粘土(Clay)等;

五、教学效果

课堂通过 AI 工具软件地参与、学生角色的扮演。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比赛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自己参与其中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通过 PPT 的动画课件与之前的简单只念 PPT 知识点到现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根据 PPT 动画当中的视频要求,让学生作为主导。现在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很多,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提到了一个新档次。观察、作业评价及课后问卷调查发现, 90% 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准确运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作业完成质量较高,多数学生能清晰介绍相关文化寓意; 85% 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兴趣,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

六、结论与展望

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机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其在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厚植文化自信根基。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探索更具实效性的融合路径。未来,依托多

媒体技术、网络教育资源以及人工智能工具,趣味性强的传统文化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与边界,让青少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程晓堂,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79-85 .

[3] 义务教育教科书 、 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郭琳 .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 [J]. 海外英语,2022(15):205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