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
李笑媚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推动文化繁荣、提升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基层戏剧创作的特点、表演辅导的实践模式,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戏剧创作的本土化、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辅导方式的创新,提出优化基层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的策略,以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戏剧创作;表演辅导;文化传承;艺术实践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剧艺术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戏剧创作不仅要贴近群众生活,还需要符合地方文化特色,而表演辅导则是提升群众戏剧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仍面临创作水平有限、辅导资源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本文围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展开探讨,分析其现状、挑战及优化路径。
一、基层群众戏剧创作的现状与特点
1.1 贴近生活的创作主题与内容
基层群众戏剧创作紧密围绕日常生活展开,以普通人的故事为蓝本,展现百姓身边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创作者们着眼于社区邻里的互助、职场奋斗的艰辛、家庭关系的维系等题材,通过戏剧形式生动地呈现生活百态,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以社区抗疫为背景,讲述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故事,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平凡人在特殊时期的担当与温暖。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戏剧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基层群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更易理解和接受戏剧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观。
1.2 地方文化元素与民间艺术的融合
基层戏剧创作善于挖掘和融合地方文化元素与民间艺术。不同地区独特的方言、民俗、传说等成为创作的宝贵素材,民间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形式也被巧妙融入其中。例如在一些地方的戏剧作品中,演员们用方言念白,展现地域语言特色;舞蹈动作借鉴民间传统舞蹈的韵律和姿态,音乐采用当地民间曲调,使戏剧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了地方文化与民间艺术,还让戏剧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增强了当地群众对戏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
1.3 剧本创作与改编中的创新与挑战
在基层戏剧创作中,剧本创作与改编面临着创新与挑战。一方面,创作者们积极尝试创新,在故事架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大胆突破传统。例如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塑造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运用现代舞台技术增强视觉效果,为基层戏剧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创作人才的匮乏导致剧本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创作者缺乏专业训练,在剧情逻辑、人物刻画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版权问题在改编过程中也较为突出,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改编,平衡原著与创新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而且,如何让创新后的剧本既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不失基层戏剧的质朴特色,也是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二、基层戏剧表演辅导的实践与困境
2.1 业余戏剧团队的培养与组织
在基层,培养和组织业余戏剧团队是推动戏剧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社区宣传、文化活动招募等方式,吸引了众多热爱戏剧的群众参与。从基础的表演知识培训入手,如台词发声、肢体动作规范等,逐步提升团队成员的表演技能。定期组织排练,选择适合团队水平的剧本,在实践中不断磨合成员之间的默契。同时,注重团队的组织建设,明确分工,设立导演、演员、剧务等不同职责,保障戏剧排练和演出的顺利进行。一些业余戏剧团队还积极参加各类文化赛事和社区演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团队整体水平,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
2.2 表演辅导的方式与技巧提升
表演辅导方式多样且注重技巧提升。在辅导过程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表演的基本原则、角色分析方法等,让学员对表演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排练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演员在台词、动作、表情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纠正。例如,教导演员如何运用气息控制来增强台词的感染力,如何通过肢体动作准确传达角色情感。同时,引入观摩学习的方式,组织学员观看专业戏剧演出视频,分析优秀演员的表演技巧,学习借鉴其优点。还鼓励学员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从而提升整体表演水平。
2.3 辅导资源的匮乏与专业指导的不足
基层戏剧表演辅导面临着辅导资源匮乏与专业指导不足的困境。在资源方面,缺乏专业的表演教材、教学设备以及排练场地。很多基层辅导只能依靠有限的文字资料和简单的音响设备进行,简陋的排练场地也限制了排练效果。专业指导方面,基层地区专业戏剧人才稀缺,现有的辅导人员大多是业余爱好者或兼职人员,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提供系统、深入的专业指导。而且,由于缺乏与专业戏剧机构和人才的有效沟通与合作,难以获取最新的表演理念和技巧,导致辅导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基层戏剧表演水平的提升和团队的长远发展。
三、优化基层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的路径
3.1 加强专业戏剧人才与基层文化团队的对接
加强专业戏剧人才与基层文化团队的对接,能够为基层戏剧发展注入专业力量。建立专业人才与基层团队的帮扶机制,组织专业编剧、导演、演员定期到基层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专业编剧可以为基层创作者提供剧本创作技巧培训,帮助他们完善剧情、塑造人物;导演则能在排练过程中指导演员把握角色、提升舞台表现力。同时,邀请基层文化团队成员到专业剧团观摩学习,参与专业戏剧排练,亲身感受专业的创作和表演氛围。通过这种双向互动,促进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基层的传播,提升基层戏剧创作和表演的专业水平。
3.2 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戏剧辅导与传播渠道
利用数字技术能有效拓展戏剧辅导与传播渠道。在辅导方面,搭建线上戏剧辅导平台,邀请专业戏剧教师录制教学视频,涵盖表演基础、剧本创作、舞台美术等多个方面,供基层戏剧爱好者随时随地学习。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实时解答学员的疑问,进行现场指导。在传播方面,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发布基层戏剧演出片段、排练花絮等,扩大基层戏剧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线上直播演出,让更多观众能够欣赏到基层戏剧作品,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人关注基层戏剧,为基层戏剧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3.3 建立长期有效的戏剧培训与激励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戏剧培训与激励机制是推动基层戏剧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定系统的戏剧培训计划,根据学员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课程,涵盖表演、编剧、导演等多个领域,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设立戏剧创作与表演奖励基金,对优秀的剧本创作、精彩的演出以及在戏剧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举办戏剧比赛、展演等活动,为基层戏剧人才提供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表演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戏剧发展氛围,促进基层戏剧不断发展壮大。四、结语
参考文献
[1]李志宏, 王芳. 基层群众戏剧创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 文化发展研究, 2022(3): 45-52.
[2]陈伟, 张丽. 戏剧表演辅导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戏剧艺术研究, 2023(2):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