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课程对银行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作用研究
吕重犁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持续深化使得银行业面临愈发复杂的充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交织风险的环境,这些风险严重挑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而银行业风险管理靠金融从业人员,其素质直接关系银行风险管理成效,所以提升从业人员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风险管理课程,该课程能通过系统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助力从业人员更好理解应对各类风险,因此深入探究风险管理课程对银行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作用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一)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了一些进展,多数银行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出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而且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起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管理里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使得风险识别和评估更准确了。不过在风险管理实践时仍存在问题,部分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老套,太看重业务发展而忽略了风险防控,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且有形式主义情况,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也较落后,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
(二)面临的挑战
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这使得银行业的风险随之增加。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加重等因素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并导致信用风险攀升。另外,金融创新不断冒出新风险,像互联网金融、金融衍生品这类创新业务发展迅猛,在拓宽银行业务范围之时也带来网络安全风险、流动性风险这些新风险种类,并且监管要求持续提高,这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标准也提得更高了,由于巴塞尔协议Ⅲ等国际监管标准被施行以及我国金融监管政策越发严格,所以银行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三、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
(一)教学内容
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相当丰富,涵盖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各类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风险应对策略以及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其中从业人员可从基础理论学习中掌握风险管理概念、目标、原则和流程从而了解基本框架,各类风险方面课程重点介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特征、成因和评估模型,例如信用风险里的违约概率模型、市场风险里的 VaR(风险价值)模型等,风险应对策略上课程讲授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策略的应用场景,另外引入国内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有助于从业人员理解风险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提升实践能力。
(二)课程特点
风险管理课程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十分看重的特性,在以理论教学为根基的同时着重于实践教学环节,借助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手段促使从业人员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并且课程内容涵盖金融、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诸多方面,所以从业人员需要拥有综合的知识体系,另外风险管理课程还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将最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教给从业人员让他们能适应不断改变的风险环境。
四、风险管理课程对银行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作用
(一)丰富专业知识体系
风险管理课程系统传授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助力从业人员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在从业人员学习之后就能深入洞悉各类风险本质与特征、谙熟风险评估与计量方法以及熟知风险管理流程和工具。例如,学习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从业人员判断客户信用状况会更精准从而使信用风险得以降低,掌握了市场风险 VaR 模型衡量市场波动给银行资产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好,从业人员积攒这些专业知识后在面临复杂风险问题时就能用科学方法分析决策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性。
(二)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风险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像案例分析、模拟操作之类的实践环节能促使从业人员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能力,在案例分析时,从业人员可深入洞悉不同银行在风险管理里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知晓在实际工作里怎样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例如分析某家银行因操作风险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后,从业人员会明白操作流程不规范的严重危害并在工作中强化操作风险管理,而模拟操作给从业人员提供了虚拟的风险环境,这样他们就能在实践里运用学到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开展风险决策和控制,这样的实践训练可有效提高从业人员应对风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在实际工作里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能更从容。
(三)增强风险意识
大量案例与理论在风险管理课程里被用来讲解,这能让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因为课程强调风险随时随地存在且银行业务每项都有一定风险,所以唯有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才可有效防范风险,就像讲信用风险时分析企业违约给银行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从业人员明白防控信用风险的必要性,并且课程还培育从业人员的风险预警意识以让他们能及时察觉潜在风险信号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从业人员学完风险管理课程后会把风险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进而养成主动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的习惯,这给银行稳健经营提供了保障。
(四)提高职业素养
风险管理课程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且不只如此,它还着重于职业素养的培育,在课程教学里会强调从业人员需具备诚信、责任、敬业之类的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由于银行核心利益和客户资金安全都与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从业人员务必守住职业道德底线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就像开展风险评估的时候,从业人员要如实地报告客户的风险情况,不能因个人利益或者业务发展而隐匿风险,并且风险管理课程也致力于培育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因为风险管理工作得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所以从业人员得有良好团队协作能力,能跟不同部门的人员有效沟通协调,经过风险管理课程学习之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全面提升,从而给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人才环境。
五、结论
风险管理课程在银行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因为该课程能帮从业人员丰富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增强风险意识以及提高职业素养,从而使其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当下银行业风险挑战诸多,所以加强风险管理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培养高素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关键,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发展稳定。以后银行业得进一步重视风险管理课程作用,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给从业人员提供更优质学习资源,这样才能推动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政亮 , 牛倩 , 黄燕辉 . 数字金融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8):62-64+121.
[2] 潘艳艳 , 李俊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45(17):204-208.
[3] 吴俊 , 邓化礼 . 以活动为导向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实践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5,(10):167-169.
[4] 付莎 , 杨馨雅 , 王钰涵 , 等 . 混合式教学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大学 ,2025,(02):45-48.
作者简介:吕重犁,1984.01,女,汉族,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金融基金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研究项目编号 :20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