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种植课程核心目标构建探究

作者

彭镜臻

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引言:种植活动对幼儿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发展具有独特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种植课程目标设定常存在随意性、碎片化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种植活动育人功能。通过立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培养种植意识、锻炼操作技能、激发探索精神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幼儿园种植课程核心目标构建问题,以期为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一、种植意识培养,生态素养提升

在日常种植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植物从种子发芽到结果全过程,切身体验生命孕育和成长奇迹,建立对生命敬畏感和珍视心,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生长环境使幼儿逐步形成初步生态系统概念,理解环境因素和生物生长密切关系。种植过程中照料植物责任感培养也至关重要,幼儿通过每日浇水、施肥等劳动体验植物照料责任,培养持之以久耐心和责任心。种植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对环境保护兴趣和行动意识,当幼儿观察到垃圾、污水等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时会自然而然产生保护环境意愿,园所可以结合种植活动开展小型环保行动,引导幼儿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种植活动中幼儿还能体验农耕文化和植物多样性价值,通过种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蔬果花卉感受植物多样性魅力,理解农耕文明重要性,教师结合传统节气、农谚等文化元素设计主题种植活动,让幼儿在种植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园所还可以通过设置自然角、组织自然观察日记等方式,鼓励幼儿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培养细致观察习惯和科学记录能力。教师应当注重种植活动情感体验价值,通过组织收获节、植物交流会等活动让幼儿分享种植成果和经验,体验劳动成就感和集体协作乐趣。种植课程中环境伦理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通过讲述植物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建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道德观念,形成积极环保行为习惯。

二、操作技能锻炼,实践能力发展

在种植准备阶段幼儿需要学习使用铲子、喷壶等工具,并进行播种、浇水等基础操作,这些活动有效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控制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循序渐进操作任务,如小班幼儿进行简单撒种、浇水活动,中班幼儿尝试挖坑、定植等稍复杂操作,大班幼儿则学习扦插、嫁接等进阶技能,确保操作难度和幼儿发展水平相匹配。种植过程中工具使用技能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当通过示范引导、同伴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各类园艺工具正确使用方法并注重安全意识培养,建立工具使用规则和安全警示。种植活动还能有效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当植物出现黄叶、虫害等问题时幼儿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原因,尝试不同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园所可以设置植物医院情境,鼓励幼儿担任小医生角色,诊断植物疾病并提出治疗方案,在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种植活动中计划执行能力培养同样关键,幼儿需要学习制定简单种植计划,如确定种植时间、选择适宜植物等,并在实践中执行调整计划,这一过程培养计划性和执行力,教师引导幼儿绘制种植计划图,记录种植步骤和时间安排,在执行过程中体验计划重要性。种植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丰富合作机会,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种植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园所可以设置小组种植区,鼓励幼儿自主分工共同承担种植责任,在合作中体验集体智慧力量。种植活动中资源管理能力培养也不容忽视,幼儿需要学习合理利用水、肥等资源,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管理能力,教师引导幼儿收集雨水用于浇灌,利用厨余垃圾制作堆肥,在实践中体验资源循环利用价值,种植课程还应当注重幼儿劳动习惯培养,通过日常照料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价值,形成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索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塑造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面对植物生长发育奥秘,自然而然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内在动机驱动下探索行为正是科学精神萌芽,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开放性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记录结果、得出结论,体验完整探究过程。种植课程中观察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幼儿通过定期观察记录植物变化学会关注细节,捕捉微小变化形成细致观察习惯,园所可以提供放大镜等观察工具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观察植物生长变化,丰富观察体验。种植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丰富想象空间,幼儿可以大胆猜测植物生长趋势,想象种子发芽过程,预测花朵颜色变化等,这些想象活动有效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表达对植物生长理解和想象,鼓励多元化表达和创意呈现。

种植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同样关键,当植物生长结果和预期不符时幼儿需要反思分析原因并调整认知,这一过程培养质疑精神和逻辑思考能力,教师设置意外情境,如相同条件下植物生长差异,引导幼儿分析可能影响因素培养批判性思考习惯。种植活动中创新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也值得关注,鼓励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培养创新实验设计能力,园所可以设置小小探究员项目,支持幼儿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供必要材料和指导,鼓励创新性探究。种植课程还应当注重科学态度培养,引导幼儿尊重客观事实理性分析结果,形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种植活动中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也不容忽视,当面临植物生长障碍时鼓励幼儿提出多种可能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验证效果培养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教师组织植物创意照料比赛,鼓励幼儿设计创新照料方案,在竞争合作中激发创新思维。种植课程还应当关注幼儿科学交流表达能力培养,通过组织种植成果分享会、植物生长报告等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语言表达发现和感受提升科学交流能力。

结论:幼儿园种植课程核心目标构建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内在逻辑,形成种植意识培养和生态素养提升、操作技能锻炼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精神激发和创新思维塑造三位一体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既关注幼儿知识技能获取,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既注重当下发展需要又兼顾长远发展基础,既遵循教育规律又尊重幼儿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程静 . 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J]. 辽宁教育 , 2014(10):2.

[2] 季冬 .”全收获”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 [J]. 求知导刊 , 2022(10).

[3] 原晋霞 . 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谈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 [J].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 2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