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

作者

于德敏

尚志市亚布力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就需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本文探究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标教育目标,因此在新时代教育中,教师就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培养。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以生为本理念逐渐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设计问题教学情境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设计问题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更好的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动脑筋,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同时,问题情境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促进数学知识内化。以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就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即:“如果你有20元钱,买了一个13元的钢笔,还剩多少元?”这一问题通过融入学生购物经验,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玩具纸币进行支付,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知道怎样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学生处于系统化接受教育初期,其抽象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较弱。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同伴之间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新课标提倡将学生视为学习中心,而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一年级上册《1~5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下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分组时需要保证每组都包含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的学生,以此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小组任务,如“1+2=”“4-2=”“3+1=”等,让学生在集体中进行交流与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课堂巡回,为学生提供交流方式及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数学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倾听他人意见,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设计实践活动

在新课标的框架下,设计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立体图形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有深入理解。在教学伊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球体等不同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特点,并讨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粉笔盒、球等。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纸盒、粉笔、剪刀等工具制作立体图形,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图形名称、面、角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立体图形结构,还可以提高学生空间感知能力。

四、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得到了良好实现。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开展课前预习,通过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为课堂高效学习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制作介绍人民币面值、正反面特征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了解人民币特点及用途,加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热情。在视频结尾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如“5元和15元可以买17元的西瓜吗?”“如果你有10元,买一只4元的笔,还剩多少钱?”等,帮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准备。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基础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将问题聚焦于实践与应用方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不仅是文化知识讲解,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以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打造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况,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钰.扎染艺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3,12(36):117-120.

[2]邹巧萍,郑锦萍.运用问题墙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大班扎染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