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

作者

王迎华

长春市第七中学  130000

引言:创新思维是当代人才核心素养,其培养已成为语文教育重点任务,高三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既需应对高考评价体系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传统作文教学过分强调范文模仿与套路训练,忽视学生思维创新潜能激发,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活力现象。如何在高考压力背景下,通过科学有效教学路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为需要解决问题。文章将从教学模式构建、写作情境创设及指导策略应用三方面,探索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有效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力

教师应当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结网络,将作文主题放于中心位置,通过发散思维绘制关联要素,实现思维可视化呈现。此方法能帮助学生打破线性思维局限形成立体化思考方式,激发创造性联想。开展案例分析教学,精选优秀作品与典型失误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内容构思、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深入思考创新点与不足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实施情景模拟教学,设计贴近社会现实情境任务,如模拟记者采访、公共事件评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提出等让学生置身特定角色环境中思考表达,激发创新思考。

借助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学习社区,鼓励学生在线讨论、作品互评与合作写作,实现创意碰撞与思维互补。引入跨学科知识教学,将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入作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供多维思考角度。比如讨论环境保护主题作文时,可从生态学原理、环境伦理、公共政策等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深刻独特见解。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特定主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不预设条件限制,营造宽松创新氛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精神。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能有效打破思维固化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提升作文创新水平。

二、创设开放性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设计开放命题作文任务,如未来城市蓝图、人工智能伦理思考等前沿议题,或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假如我是一滴水等假设性命题,引导学生突破现实局限,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表达。实施材料转换写作训练,提供图片、音乐、影视片段等非文字材料,要求学生进行跨媒介理解转化,实现思维迁移创新。比如播放古典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变化,将听觉体验转化为文字表达,展示抽象画作引导学生解读画面意蕴,创作故事情节。开展问题导向写作,精选现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教育公平、老龄化社会等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思考,提出独特见解与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辩论式写作活动设置具有争议性话题,如科技发展利大于弊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形成多元视角。推行项目式写作任务,如校园文学杂志编辑、社区调查报告撰写等实践性项目,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写作技能,提升思维创新能力。引入跨时空写作练习,如给古人写信、写给未来自己、穿越时空对话等,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思维想象空间。开展限制性写作训练,如限定特定词语使用、特定结构模式等,通过设置创造性障碍,激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寻找新路径能力。通过多样化开放性写作情境创设能有效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运用差异化指导策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提升

教师需要建立创新思维能力评估体系,从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维度制定科学评价标准,通过测试分析、作品评价、课堂表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创新思维现状,为差异化指导提供依据。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划分基础型、发展型、提升型三个层次设计难度递进写作任务,如基础型学生侧重思维训练与基本表达能力提升,发展型学生注重思维深度与广度拓展,提升型学生强调思维独创性与写作风格形成,确保每位学生获得适切挑战与成长机会。开展个性化写作辅导,通过一对一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针对学生思维盲点与创新障碍提供针对性建议,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身思维方式。建立创新思维导师制,邀请优秀作家、学者担任创新思维导师,通过讲座分享、作品点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启发。设计递进式反馈机制,突破传统圈点批改局限采用启发式评价、互动式点评、层次化反馈等多样化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思维创新价值与不足。

创新思维培养还需构建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持续创新动力。建立多元评价标准,改变传统唯分数论评价方式,将思维独创性、表达新颖性、问题解决创造性等纳入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水平。组织创新思维展示活动,如创意写作大赛、思维创新沙龙、优秀作品展等为学生提供思维成果展示平台,增强创新自信心。设立创新思维奖励制度,对表现突出学生给予精神鼓励与实质奖励,营造崇尚创新氛围,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组织专题训练活动通过集中式指导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引入思维训练专项课程,系统讲授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如类比法、联想法、逆向思维法等,提升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思维跟踪分析,长期观察记录学生思维发展变化总结创新规律,优化指导策略。构建家校协同机制,通过家长会、指导手册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创新思维培养理念与方法,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科学全面差异化指导策略实施,能有效促进高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既满足高考应试需求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文章从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创设开放性写作情境、运用差异化指导策略三个维度提出培养路径,希望能够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束缚,激发学生创新潜能。通过多元教学模式激发思维活力、开放写作情境引导思维发展、差异化指导策略促进思维提升,能有效培养高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考作文水平,更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未来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欣忆 . 刍议升华实践能力的高三语文复习课 [J]. 中学语文 ,2022,(35):77-78.

[2] 石五生 . 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类型作文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1 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 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2021:211-213.

[3] 蒋素平 . 提升高三学生创新写作能力途径浅析 [J]. 课外语文 ,2013,(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