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浪潮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

作者

徐建山

深圳市教育科学发展促进会 518000

引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浪潮正全方位冲击传统教育体系,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关键环节,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与机遇,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需求亟需探索创新教学路径。探究立足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实际,从教学模式变革、资源整合利用及技能实操培养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创新策略,期望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助力青少年更好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

一、把握数字化转型,深化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转型要求信息科技教学突破传统课堂局限构建更具活力教学环境,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基于微课视频、动画演示等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能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应当借助学习管理系统实现精准教学,针对不同学习进度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应随之改变,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探究,例如在编程教学中设计趣味性任务如智能灯光控制、简易游戏开发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编程技能。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提问引导、启发思考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欲望。

翻转课堂模式为信息科技教学带来新机遇,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预先录制教学视频完成知识预习,课堂时间则用于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使课堂互动更加深入。合作学习策略也应得到重视,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还应当引入游戏化学习元素将学习任务设计成闯关形式,通过积分、徽章等激励机制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堂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度、创造力表现,建立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轨迹。这些教学模式创新使信息科技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升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为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促进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学习效能体验

资源整合共享是数字化教学创新重要支撑,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地方教育资源库等,精选优质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团队协作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教学资料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应当利用云存储技术建立班级或学校层面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案例素材集等方便学生随时访问学习,学科融合也是资源整合重要途径,信息科技教师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发跨学科项目,如数学与编程结合解决几何问题,语文与信息技术结合进行数字故事创作等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同样重要,教师应当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教育网站、编程平台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学习效能提升需依托科学教学设计与恰当技术应用,针对初中生认知特点教师应设计循序渐进学习路径,将复杂知识点分解为易于理解小单元。利用数字化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间联系,自适应学习系统引入能实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掌握程度推送适合难度练习,教师应注重学习反馈即时性,利用课堂投票系统、在线测验等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学习伴随着一定挫折感,教师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同样重要,将信息技术知识点融入真实场景如网络安全教学可模拟网络攻击防御情境,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实用性。学习共同体建设也应得到重视,鼓励学生间互助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学习效能明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信息素养逐步形成。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技能实操培养,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信息科技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动手实践环节,可以采用小任务驱动方式,每节课设计若干微型操作任务学生逐一完成并获得成就感。实验室教学环境建设需重视软硬件配置合理性,确保每位学生有充足机会进行上机操作,为适应不同学生需求设计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三级实操任务,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编程教学中采用积木式编程工具入门降低学习门槛,随后逐步过渡到文本编程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并设计解决方案。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样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判断信息可靠性,有效筛选、整理并分析信息。

创新思维培养是信息科技教育终极目标,教师应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采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设计开放性任务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有效途径如给出简单需求,让学生自行设计解决方案而非提供固定步骤。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信息科技课堂,通过制作简易电子作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跨学科项目学习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如结合科学课程开发环境监测系统,结合美术课程设计数字艺术作品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入同样重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企业、参加信息技术比赛等开阔视野,学生评价体系应突出创新维度,对有创意解决方案给予肯定避免唯一标准答案导向,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形成错误—改进—成功循环,培养解决问题韧性。通过系统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论:数字化浪潮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需从教学模式变革、资源整合共享及技能实操培养多维度推进,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导向、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整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学习生态,注重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创新过程中应立足学校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重点关注教学实效性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将迎来更加广阔发展前景,为培养数字时代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陶杨.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创新策略[J].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5):25-27.

[2] 范朝宏.信息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路径[J].中小学电教:下,2023(1):37-39.

[3] 胡 璟 . 新课标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科技备课中的创新功能与价值定位——以文心一言为例 [J].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025, 13.DOI:10.12677/ces.2025.13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