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执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修婧怡
松原市消防救援支队138000
摘要:消防监督执法是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研究旨在探讨消防监督执法中的风险管理,通过深入分析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及应对机制,提出一套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框架,并揭示了当前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风险点,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手段和加强人员培训是提升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消防监督执法作为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其效能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体系的完善程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消防监督执法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手段落后、人员能力不足等。因此,开展消防监督执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提升执法效率、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风险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程序和方法,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可能对项目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以达到最小化潜在损失的目的。在消防监督执法领域,为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和持续有效,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动态性原则。全面性要求风险管理涵盖所有可能的风险点,不遗漏任何潜在威胁;系统性强调风险管理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风险点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关联;前瞻性要求风险管理者具备预见未来风险的能力,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动态性意味着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
(二)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的特点
消防监督执法风险具有多样性、隐蔽性、突发性和连锁性等特点。多样性体现在风险来源的广泛性上,法律法规的滞后或不完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人员素质的差异等都可能成为风险点;隐蔽性则是指这些风险往往不易被直接察觉,需要借助专业的风险识别工具和方法进行挖掘和分析;突发性意味着风险可能随时发生,且难以预测,这要求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具备快速响应和处置的能力;连锁性则表明风险之间可能相互关联,一个风险的发生可能引发其他风险,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整体性的评估和应对。
(三)国内外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现状
在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方面,国内外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不仅涵盖了消防监督执法的各个方面,还注重风险预防和控制。例如,美国消防协会(NFPA)制定了一系列消防标准和规范,为消防监督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比之下,国内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仍有待加强,国内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消防监督执法风险识别与评估
(一)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挖掘和确认潜在的风险点,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如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等。问卷调查能够广泛收集来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揭示出消防监督执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专家访谈则能够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通过邀请消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可以获取他们对于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的专业见解;案例分析则是对过去发生的火灾事故或执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提炼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模型
在消防监督执法中,可采用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估。风险矩阵法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从而确定风险的等级,以青岛市为例,该市消防部门采用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风险,该市消防部门评估了其可能导致的火灾事故概率和损失程度,发现该风险等级较高,需要优先解决。层次分析法则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风险进行逐层分解和评估,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三)案例:上海市消防监督执法风险评估
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消防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提升消防监督执法的效能,上海市消防部门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识别出上海市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多个风险点,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手段落后、人员培训不足等。为了量化这些风险的大小,上海市消防部门采用了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风险等级最高,成为制约上海市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风险,上海市消防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等。
三、消防监督执法风险控制与应对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风险,消防监督执法部门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步伐,为执法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以广州市为例,该市消防部门在面对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推动了一系列消防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这些修订不仅明确了消防监督执法的职责和权限,还针对新出现的消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广州市消防部门还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提升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建设
针对技术手段落后的风险,消防监督执法部门需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设备,提高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以上海市为例,该市消防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了消防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还大大增强了消防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上海市消防部门还积极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巡检、智能灭火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消防监督执法的科技水平。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针对人员培训不足的风险,消防监督执法部门需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以北京市为例,该市消防部门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实战演练等形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北京市消防部门还注重优化人员结构,通过招聘高素质人才、调整人员配置等措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结
消防监督执法中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研究通过分析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应对等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框架。研究发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是提升消防监督执法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未来,应继续加强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强.创新监管模式下的消防监督与风险管理[J].水上安全, 2023(11):102-104.
[2] 李智勇.新形势下消防监督职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 2024, 10(5):60-62.
[3] 翟浩.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风险及监督管理措施研究[J]. 2023(10):32-34.
[4] 卢梦华.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及监督体系创新研究[J].今日消防, 2024, 9(1):64-66.
[5] 钱芳,陈思思.现代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 2023, 8(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