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体育羽毛球训练效率的思考
孙大伟
鄂伦春自治旗宜里学校 165474
引言:羽毛球是一项全面锻炼身体各项机能运动项目,受到众多小学生喜爱,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小学羽毛球训练普遍存在训练时间有限、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严重制约训练效率提升。通过立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羽毛球运动技术特性从训练内容规划、教学方法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提高小学体育羽毛球训练效率有效路径,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科学规划训练内容,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训练内容设计应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基本姿势、基本步法等逻辑顺序组织,低年级学生可以重点培养兴趣爱好和协调性,以趣味性活动为主,中年级学生可以强化基本技能掌握,引入简单技战术训练,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注重实战能力培养。训练计划制定需要考虑年度、学期、月度、周次多层次结构,建立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相结合训练体系,比如可以将学期训练分为基础期、强化期、巩固期、比赛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明确训练重点。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密度至关重要,可以采用间歇训练法增强训练效果,即高强度训练后安排适当休息避免疲劳堆积,训练时间分配上需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每次训练前应当制定详细计划,明确各环节具体目标、内容及时间分配,确保每分钟都能高效利用。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放松环节不可忽视,防止运动伤害发生,应当根据气候条件、场地情况灵活调整训练安排,雨天可以转入室内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或技术动作分解练习,炎热天气则可以适当减少训练强度或调整训练时间至早晨或傍晚。训练内容设置应当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平衡,通过游戏化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训练积极性,比如可以设计击球接力、定点投放等竞技性游戏,在愉快氛围中提升基本技能。
二、创新开展教学方法,精准把握教学重点
创新教学模式应当打破以往示范 - 模仿教学模式局限,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设置循序渐进挑战任务激发学生解决问题主动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同伴互助形式促进技能掌握,运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制定相应训练内容实现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应用能明显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利用慢动作视频分析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通过录像回放方式使学生直观发现自身动作缺陷,借助音频辅助训练节奏感提高步法协调性。精准把握教学重点环节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正确击球手型和基本步法,这两项构成羽毛球技术根基,握拍方式训练适合采用定型 - 纠正 - 巩固三步法,反复强化至形成肌肉记忆,步法训练可以设计专门时段,通过影子步法练习提高移动效率。
教学过程应当注重技术动作分解和整合结合,复杂技术可以分解为若干简单环节逐一突破再逐步过渡至完整动作,建立技术间联系形成技术链。心理训练融入技能训练过程不可忽视,通过设置模拟比赛环境培养学生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反馈机制建立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重大,可以采用即时反馈法对学生每次关键动作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设立训练日志记录系统追踪进步情况便于调整训练计划,教学方法创新需要始终围绕学生主体地位展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技术动作自我分析和纠错,形成教师引导 - 学生探索 - 共同提高良性互动模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配置训练资源,全面提升训练质量
场地设施优化配置方面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羽毛球场地,标准场地条件受限情况下可以通过划分半场或设置简易场地增加利用率,场地布局应当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场地间距足够防止相互干扰,场地表面材质选择需适合小学生特点,宜选用弹性适中、防滑耐磨地面材料减少运动伤害风险。器材装备科学配备同样关键,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配备适合长度重量球拍,低年级学生宜使用轻质短柄拍,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步过渡至标准球拍,羽毛球选择上训练初期可以使用耐打型尼龙球,技术提升后再引入羽毛球延长使用寿命,辅助训练器材如发球机、击球靶等合理配置能有效提升训练针对性。
师资力量合理调配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建立专兼职结合教师团队,引入专业羽毛球教练进行定期指导,鼓励体育教师参加专项培训提升羽毛球教学能力,高年级优秀学生可以担任小助教角色,协助低年级学生基础训练实现以老带新良性循环。训练时段科学安排需要结合学生作息规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专项训练,避免和文化课学习产生冲突,训练频次建议每周不少于两次保证技能连贯性,单次训练时长应根据年龄段特点确定。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同样不可忽视,学校可以建立羽毛球训练资料库收集整理教学视频、技术图解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训练管理系统记录学生训练出勤、技能测评等数据,为训练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校内外资源联动机制构建有助于拓展训练空间,学校可以和社会羽毛球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训练或邀请专业运动员进校园,加强校际交流,通过友谊赛形式检验训练成果促进共同提高。
结论:小学体育羽毛球训练效率提升需从训练内容科学规划、教学方法创新改革、训练资源优化配置三个维度系统推进,通过建立循序渐进训练体系,开发多元化教学模式,合理配置训练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羽毛球训练中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实践中应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深入探究小学生身心特点和羽毛球技术规律,不断优化训练方案并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体育羽毛球训练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冬青 . 关于小学羽毛球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考试周刊 ,2013(42):1.
[2] 周磊 .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学水平 [J]. 2022(9):75-76.
[3] 孙洪军 . 提高小学羽毛球训练水平的有效研究 [J]. 体育风尚 ,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