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王萍
延安市宝塔区第一中学 716000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改革背景下,过程性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理念重要体现,日益受到教师重视。传统考试评价模式过分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学习全过程,难以全面反映学习状况制约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全程监测,关注态度、情感、思维发展符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策略,探讨能力培养方法探究实施途径,旨在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
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数学课堂需精心设计评价维度与标准,构建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依据数学核心素养要求,确立评价维度包括数学兴趣、思维水平等方面,针对每一维度制定具体可操作评价标准。课前环节教师应当设计前测问卷或微型任务,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识别学习准备状态,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课中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度,采用随堂测验、小组合作评价等形式及时捕捉学习痕迹。教师应当运用电子白板、互动软件等技术手段建立即时反馈机制,实现课堂动态监测,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采用分层评价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评价工具设计应注重多元化与情境性,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开发丰富评价工具包,案例分析任务适合培养应用意识,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创新思维,项目探究有助培养综合能力,口头陈述展示能锻炼表达能力。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结果运用,通过评价分析识别教学问题调整后续教学策略,例如针对概念理解偏差增设概念辨析环节,针对解题策略单一补充多解法展示讨论,针对思维固化设计认知冲突情境。评价反馈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关注进步程度而非绝对水平,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归因。班级可建立数学成长档案,记录每位学生学习轨迹形成完整学习画像。通过这些策略过程性评价真正融入教学全过程,既服务于教学改进又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二、过程性评价促进初中数学能力培养方法
过程性评价促进初中数学能力培养主要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实现,强调学习全程监测与指导作用,教师应当从数学思维培养角度设计思考记录单,鼓励学生表达解题思路展现不同解法,进而促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问题情境创设也是重要手段,围绕生活实际或学科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任务,让学生经历完整解决过程培养应用意识与建模能力,合作探究学习评价应关注团队互动质量与个人贡献,通过小组任务展示、互评机制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优点,提出建设性意见。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尤为关键,应当通过设计反思表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方法、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增强元认知能力,学习习惯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关注课前预习、课堂参与等环节表现引导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应用案例可见于负数概念引入环节,教师创设气温变化情境让学生记录某地一天温度变化,通过数轴表示正负温度引导学生感悟负数表示低于零度温度含义。学生四人小组探究活动中通过温度计模型操作观察指针变化规律,讨论记录负数应用场景如海拔高度、银行存取等。教师设计数轴定位游戏评价学生数感,学生轮流在数轴上标记位置,同伴评价准确性激发互助学习氛围。有理数加减法则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表达对同号异号加减运算理解,展示不同思考路径;针对计算能力评价教师采用梯度任务设计,从基础计算到综合应用学生根据自我评估选择挑战层级,既保证基础又提供发展空间。教师通过观察记录表格记录学生解题表现关注思维灵活性与迁移应用能力,而非仅看结果正确与否。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过程性评价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实施途径
过程性评价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实施需建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学校层面应制定评价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与组织管理内容,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评价专题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评价理念更新培训,提升评价素养,通过集体备课与教学观摩形式促进经验交流与问题解决;教学环境创设应重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双重建设,布置开放互动教室配备必要技术设备,创造评价友好环境。评价主体多元化是重要实施途径,教师评价关注专业性与指导性,学生自评重在培养反思习惯,同伴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家长参与评价可拓展教育空间形成家校合力。评价实施技术支持不可忽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教学平台与电子档案袋等提高评价效率与精准度,建立评价数据库通过分析识别学习规律与问题,为精准
教学提供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实施案例体现于几何探究活动。教师创设校园角度寻找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在校园环境中发现各种角度关系如图书馆书架呈直角,操场跑道形成邻补角等,通过拍照记录与测量角度建立几何概念与现实联系。课堂中引入动态几何软件,学生操作拖动线段观察角度变化规律自主发现对顶角相等性质,教师通过观察表记录学生探究行为评价思维过程而非结果。平行线判定学习环节教师设计递进式评价任务,从基础辨识到证明推理,学生根据自我评估选择挑战级别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组织同位角辩论赛,学生分组就同位角性质进行论证与质疑,既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概念理解。课后通过微信学习群,学生上传生活中平行线应用照片,同学互评创意性与准确性拓展课堂边界。期中阶段性评价采用成长档案袋方式,收集学生几何证明过程记录反思错误类型与思维障碍,师生共同分析进步空间,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空间想象能力弱学生增设模型操作活动,针对逻辑推理薄弱学生设计思维导图训练,实现因材施教使过程性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
结论:
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科学设计评价维度标准创设多元评价工具,关注数学核心能力培养建立完善实施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践表明过程性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评价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评价模式创新深化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评价体系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建伟 . 基于”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J].2024(10):114-116.
[2] 张龙 . 初中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改进策略 [J]. 学周刊 ,2023(2):64-6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02.021.
[3] 杨少启 . 多元化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学之友 , 2024,38(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