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作者

唐艳美

湖南邵东市城区第五初级中学  422800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以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学习动力不足,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二)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考试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刷题训练”等应试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遇到问题时不善于自主寻找解决方法,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这种“接受式”“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路径分析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在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为例,这篇散文回忆了朱德母亲的一生,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亲情,对慈母的缅怀之情跃然纸上。教学本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分享彼此难忘的亲情时刻。学生在追忆母爱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初步唤醒,阅读兴趣自然提升。教师进而设置与亲情相关的问题,如“作者是如何回忆母亲一生的”“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习作,鼓励学生用真情实感书写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在动笔写作中对亲情主题进行二度探究,加深情感认知。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现实生活与文本世界的情感互动中,对亲情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细腻的感悟,语文学习兴趣和人文情怀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滋养和升华。

(二)突出学生主体,引导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实践。教师要善于利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语文学习的奥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如名著、古诗词、优秀作文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鉴赏能力;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语文项目,如主题演讲、辩论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准备,在项目实践中锻炼语文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分工、自主探究,在协作交流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查阅资料、摘抄笔记、精读泛读等;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调整学习策略。通过系统化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就能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主动探索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语文学习的快乐,在自主实践中收获语文成长的喜悦,从而达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开展合作探究,提升综合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携手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协作互助中共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在学习“讲述”内容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先提供几个话题备选,如“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等,然后学生自主结对,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讲述前,学生要学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头脑风暴、集中讨论等方式理清故事脉络,确定表达重点。在讲述中,学生要学会清晰表达、有逻辑地组织语言,做到吐字清楚、语速适中、语调恰当。作为倾听者,学生要学会专注聆听、敏锐捕捉故事亮点,并及时给予讲述者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讲述结束后,学生要学会总结经验、相互鼓励,在成败得失中砥砺前行。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全面训练,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精进交往艺术、涵养高尚情操的过程。合作讲述的环节,学生往往选择印象深刻、极具情感冲击力的人和事。在聆听他人故事时,学生常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心灵深处被触动。讲述者的坦诚分享和倾听者的用心聆听,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加融洽,班级氛围也更加温馨向上。由此可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合作交流、讲述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在口才和技能方面得到锻炼,在情感和灵魂方面也得到净化和升华,为走向社会、融入集体打下坚实基础,这正是语文教学的育人初心,也是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所在。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路,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有层次的语文学习情境。学生要把握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在主动实践中感悟语文魅力,在合作交流中分享语文智慧,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语文能力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美娥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16):87-89.

[2] 王丽霞 .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任务”的设计策略 [J]. 新课程研究 ,2024(18):101-103.

[3] 聂芳平 .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与策略研究 [J]. 文渊(中学版),2024(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