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屏障功能及PI3KAKT信号通路临床研究

作者

赵姗姗 王雪皎(通信作者) 申真 王超 于欣欣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使用丹红注射液对于血脑屏障功能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 2024年6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40,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治疗3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差异性,主要是统计总有效率和PI3K、AKT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I3K、AKT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血脑屏障功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发挥,从而促使病情恢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血脑屏障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

1引言

多因素引致脑部血流量降低所诱发的急性脑梗死症状,促使脑细胞退化死亡,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状况在神经内科颇为普遍,及早治疗是其疗效显著的关键步骤,治疗方法包括预防血小板凝集、溶解血栓并恢复脑部血液流通。治疗越及时,效果越明显。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恢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是探究此药物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屏障功能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6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在1:1,平均(56.37±6.25)岁;治疗组男女比例在2:3,平均(58.64±7.12)岁。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P>0.05。

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脑梗死发生的时间距入院日期在1周内;临床诊断属于前循环障碍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后期出院后配合完成检查。

排除标准:头颅CT或MRI发现颅内出血病灶;心源性脑梗死;脑梗死后接受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的病史;合并严重感染或半年内有大手术史;经检查证实有肿瘤、外伤、寄生虫病或代谢障碍等疾病者;对本药过敏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及资料不全者。

2.2方法

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护脑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干预组在应用常规治疗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由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具体用法为30 mL丹红加人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疗程均为3周。

2.3观察指标

(1)各组均在治疗前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抽取肘静脉血检查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胆固醇及三酰甘油,ELISA法检测血清TNF-a、IL-1B水平,用药3周后再做复查。疗效评定标准:痊愈:NIHSS评分减少大于90%,FIB、血浆粘度等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显效:NIHSS评分减少45%~90%,FIB、血浆粘度等指标明显改善;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未达45%,FIB、血浆粘度等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小于18%,FIB、血浆粘度等指标基本无变化。(2)检测PI3K、AKT表达,选择蛋白质印迹法按规定进行检测。

2.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7.0系统处理数据,分别统计计数资料(%)-χ2检验以及计量资料(x±s)-t检验;上述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2 PI3K、AKT表达

治疗后,治疗组的PI3K、AKT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见表2。

4讨论

脑梗死亦被称作脑缺血卒中,其典型表现为部分神经功能的缺失,并且以较高的发作和死亡或导致残疾的比率为特征。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以拯救缺血的脑组织、防止脑缺血的扩大和复发为主要治疗原则。血脑屏障具有保护大脑免受潜在神经毒性物质毒害的作用。脑梗死后脑水肿及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防治脑组织水肿与细胞凋亡是治疗脑出血的必要举措。细胞凋亡的机制和通路数不胜数,但其中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最为关键,其不但能够调控凋亡蛋白,而且能够调控凋亡基因,通过多方向、多角度的调控来实现抑制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将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但是因为神经营养因子较难通过血脑屏障,故其不可以充分发挥其生物效应。寻求在能够将 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同时,又可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药物或者技术手段已成为当下的热点课题。

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制成,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清心功效;红花具有祛腐生新、活血化瘀功效。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参乙酸镁可作用于受损脑组织,缓解血管痉挛状态,增加缺血组织供血,减少神经细胞调亡,还可激活纤溶系统,修复动脉内皮细胞,保护红细胞膜;红花中的黄色素可通过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提升钙离子浓度,抑制血小板活性,阻止血液循环障碍。研究成果表明,丹红注射液使用后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相关血液指标出现明显改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意味着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血脑屏障功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发挥,从而促使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恩凤,肖建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4,39(13):2566-2568.

[2]毛柳英,李佳怡,马丽娜,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08):917-921+926.

基金项目:2023年度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342208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