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课堂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思考

作者

肖友昌

永丰县实验学校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智慧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产物,正逐步改变学校教育生态。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关键期,信息技术课程肩负培养数字时代核心能力重任,然而当前智慧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亟待解决问题。文章立足智慧课堂现实情境,探讨初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思路与方法,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智慧课堂现状分析,精准教学需求把握

智慧课堂建设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果,大部分学校已完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构建校园网络环境引入智能教学平台与管理系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教学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然而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优质数字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偏远地区学校智能设备配置仍显不足。技术应用层面许多教师仍停留于工具性使用阶段,将智能设备简单视为传统教具替代品未能深入挖掘其交互性、即时性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足,传统讲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有限,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习过程与结果。

精准教学理念源于个性化学习需求,强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学习风格与知识基础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初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学科因其实践性、工具性特点,学生掌握程度差异尤为明显,部分学生课外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多已具备基本操作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缺乏相关经验。精准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起点水平,掌握学习过程数据实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智慧环境为精准教学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学习行为全程记录、智能分析学情等手段实现教与学精准对接。教师需转变角色定位,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提供技术优势,构建开放、互动、高效学习环境。

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学习行为数据监测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智慧课堂特点,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与智能工具,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课程目标设定需兼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尤其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组织应打破传统线性结构,采用模块化、主题式设计设置基础模块满足全体学生共同需求,拓展模块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活动设计强调任务驱动、项目引领,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网页设计、程序编写、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教学资源建设注重多元化、情境化、交互性,包括微课视频、操作演示等形成完整资源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教学过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智慧环境特点合理安排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活动,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多种交流方式,构建开放包容学习氛围。

学习行为数据监测作为精准教学前提与基础需建立科学完善监测体系,明确监测目标与指标包括学习投入度、知识掌握程度等维度,选择恰当监测工具与方法。智慧课堂环境下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轨迹如登录时间、浏览内容等,通过电子作业系统采集作业错误类型、完成时间等数据,通过课堂反馈系统实时获取学生理解程度、问题困惑,通过实践操作评估系统记录学生操作步骤、完成质量等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运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学习模式与规律,发现潜在问题与优势,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分析结果,帮助教师快速把握班级整体状况与个体差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策略精准调整,学习效果持续提升

教学策略精准调整需建立在充分学情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对基础薄弱学生采用微步骤教学法,将复杂操作分解为简单步骤,通过直观演示、同伴帮助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成功体验,设计趣味性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对中等水平学生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结构化学习资源与任务清单,引导制定合理学习计划逐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参与小组协作活动,通过相互讨论、共同探究方式促进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对优秀学生设置挑战性任务如开放性项目设计、创新应用开发等,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鼓励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支持满足发展需求。

学习效果持续提升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成长轨迹,包括作品集、技能测试志等全面呈现学习成果。利用智能评价工具实现即时反馈,如在线测评系统自动分析答题情况生成错误分布图谱,实操评估系统记录操作过程提供改进建议,协作学习评价系统分析小组互动质量评估贡献度。引入激励机制设置数字徽章、积分排名等激发学习动力培养持续学习习惯,定期组织展示交流活动如技能比拼、作品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机会,强成就感与自信心。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与实施,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与评价素养,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与家长,引导制定改进计划形成评价 - 反馈 - 改进闭环,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设计与实施优化教学资源与活动,调整辅导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结论:智慧课堂环境为初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平台,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智慧课堂现状与精准教学需求,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建立完善学习行为监测体系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未来智慧课堂建设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深化技术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完善监测体系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翔 . 智慧课堂初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课例设计——以”用循环结构程序自动化计算”教学为例 [J]. 新课程导学 , 2023(8):59-62.

[2] 李杉 . 智慧课堂初中信息技术精准教学课例设计——以信息技术课《用循环结构程序自动化计算》为例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 2022(12):116-117.

[3] 何曼 , 高钧 .《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 用技术勾勒”精准教+ 个性学”路线图 [J]. 在线学习 , 2020, 000(008):P.68-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