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胡小青
宣城市交投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引言
传统施工质量管理多依赖人工巡检与事后验收,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经验、轻数据”的局限。随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等规范的更新,以及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逐步向“全流程、精细化、数据化”转型。本文基于国内外工程实践与管理理论,系统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为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1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公路交通网络中,道路桥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的耐用性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前进步伐,这些道路桥梁不仅是国力的体现,更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精美名片。因此,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国家进步和展现国家实力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尽管初期强化质量管理可能导致工程成本上升,但是高质量的道路桥梁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了维护的频率,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总成本。此外,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能够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详实的施工数据,有效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构建全面且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石。在这一体系中,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职责至关重要。首先,从组织架构层面来看,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监督部门。该部门不同于于其他施工相关部门,直接对企业高层负责,拥有绝对的质量监督权力,以确保监督工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其次,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是关键。这些人员需具备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敏锐的质量把控能力,不仅要熟悉各类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还要能够精准识别施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风险。以一项城市快速路建设工程为例,施工企业制定了一套详尽且严谨的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在原材料进场环节,质量管理人员依据严格的标准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细致检验,包括对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参数进行核验,只有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人。比如,在路基填筑工序中,由专门的施工小组负责,小组组长即为该工序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把控填土的分层厚度、压实度等关键指标,确保每一层填筑都达到质量标准。在桥梁墩台施工时,对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检查流程,质量监督人员按照流程定时巡检,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成立由多方组成的验收小组,依据预先制定的验收标准,对道路的平整度、桥梁的结构强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只有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设计要求,工程才能最终通过验收。通过这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从材料采购、施工操作到最终验收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控。
2.2 引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管控:
应用物联网技术,在路基、桥梁结构中布设传感器(如沉降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质量数据,通过云端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与异常预警;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道路桥梁三维模型,在施工前进行碰撞检查,施工中模拟施工流程,施工后进行质量追溯,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利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对桥梁上部结构、高填方路基等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裂缝、变形等质量问题。
2.3 完善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
建立分层分类的人员培训体系,针对管理人员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培训,针对技术人员开展施工工艺、检测技术培训,针对一线工人开展操作技能、安全质量意识培训。培训后组织考核,考核合格方
可上岗,同时将质量绩效与薪酬挂钩,对质量管控成效显著的个人与班组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导致质量问题的进行处罚,激发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2.4 智能化施工技术
市政桥梁施工中,智能化施工技术通过多维度数据融合实现精准管控:数字化监控系统在梁体关键截面部署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力(精度 Γ±1με )、应变(量程 ±1500μι ) 及温度(分辨率 0.1qC ) 数据,结合 5G 网络实现毫秒级传输;基于 BIM 的施工模拟提前识别管线碰撞与工序交叉问题,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模块,按 5cm 分辨率生成三维实景模型,通过点云比对自动识别混凝土表面缺陷(精度达 ±2mm )及钢筋保护层偏差;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将施工进度与模型动态关联,通过体积计算量化已完成工程量(误差 ⩽3% ),同时生成正射影像图辅助质量验收,推动工程管理向数字化、可视化升级。
2.5 加强质量教育培训
首先,定期举办质量管理知识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专家会深入阐释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与操作诀窍,加深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其次,质量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质量管理专题论坛能集合各方观点,深入研讨质量管控的前沿理念与实际经验;优秀质量员工评选可树立榜样,激发全体施工人员追求高质量成果的积极性,营造注重质量的企业文化氛围,唤起施工人员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再次,组织专业技术研讨活动意义重大,比如定期的专业研讨讲座可吸引顶尖专家分享施工技术最新心得,技术人员借此切磋技艺、激发创新思维。最后,开展定制化教育训练不可或缺,针对桥梁建设技术、路面施工技艺等特定施工领域,企业开展专门技能提升课程,这些课程专为解决特定领域技术问题而设,有助于施工人员系统学习和提高技艺,使其深入掌握关键技术要点,满足实际工程技术要求,有效解决施工质量问题,进而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竞争力。
2.6 竣工质量评估与总结
竣工阶段的质量评估是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总结与系统检验。评估工作应以实地检测和技术资料审查为基础,由建设单位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桥梁结构、路面平整度、防护构造、附属设施等内容进行系统检测,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和使用功能。除现场实测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资料进行审查,包括施工日志、原材料检验报告、中间验收记录、整改通知单及整改结果等,确保施工行为有据可查、质量过程受控。竣工评估报告应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明确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为后期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强化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与人员管理,严格材料进场检验与全过程跟踪,落实关键工序的技术控制,以及建立全过程质量巡检与验收评估机制,能够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流程、全环节把控。各管理主体应加强协作,落实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未来,应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现代化,确保道路桥梁工程高标准、高质量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华健 . 高效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31):127-129.
[2] 寇建明. 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18):197-199.
[3] 王海鹏 . 道路施工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18):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