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苏巧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成为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党建不仅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也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通过将教师业务发展与党建有机结合,可以使政治引领与学术进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与教育质量。探索这一融合路径,既是高职院校党建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党建与教师业务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
高职院校在推动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结构性与现实性的多重困境。一方面,部分院校的党建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党建活动多以形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展开,未能充分嵌入到教学与科研环节,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和业务成长中对党建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不足。党建工作在制度层面强调政治性与思想性,而教师业务发展更侧重学科专业化与技能应用,两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使得融合进程受到一定制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将政治素养培养与专业能力提升有机结合,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个体的职业压力与发展诉求也加剧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复杂性。高职教师普遍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顾科研、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等多重角色。党建工作若缺乏与教师业务相匹配的路径设计,往往被视为额外负担,造成教师参与积极性不足。再加上部分院校在考核机制中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缺乏科学评价标准,容易出现“党建归党建、业务归业务”的分离状态,导致融合流于表面。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党建的教育功能,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凝聚力与创造力。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党建与教师业务融合的推进更加复杂。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展现更高的专业能力与政治素养。不少院校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仍以各自为轴心运行,缺少联动机制。政策推动虽不断加强,但在执行层面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方案,致使教师难以将党建要求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面临的困境不仅源于理念与机制的不足,更与教师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息息相关,需要在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寻找突破口。
二、推动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索
推动高职院校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使党建工作能够自然嵌入到教师日常教学与科研活动之中。通过建立以政治素养和专业发展并重的考核机制,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与党建参与度相结合,从而形成既注重思想引领又兼顾业务能力提升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制度设计不仅要突出党建在价值导向方面的引领作用,还要体现教师业务发展的核心诉求,实现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双重统一。学校层面需完善党组织在二级学院和教研室的工作布局,使党建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避免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在融合路径的探索中,课程思政建设是最具实践意义的环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当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和情境模拟等方式,将价值引领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为教师提供系统化培训和学术支持,使其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思想深度和教育效果。同时,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示范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而带动整体教师队伍在教学内容与教育理念上的共同提升,使党建元素真正成为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为党建与教师业务融合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对接,教师不仅能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将党建工作融入产教融合与技术服务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可以引导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强化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推动形成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科研课题、职业培训、社会调研等多样化载体,将党建要求延伸到教师的外部实践活动中,实现校内外、课内外的全方位结合。通过这种多元路径的探索,党建与教师业务深度融合不仅能够落到实处,还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党建引领下教师业务发展的综合成效与启示
党建引领下的教师业务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已经逐渐显现出积极的综合成效。通过将政治理论教育与业务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认同感得到显著提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使教师在价值取向与职业操守方面更加坚定,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化与常态化。这种精神层面的引导有效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情怀,从而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在业务发展层面,党建工作的渗透使教师能够更主动地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模式,教学方式与内容得以不断创新。通过党建活动与科研、课程建设的互动,教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拓展了视野,也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价值引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许多高职院校在党组织的推动下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这些成果反映出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的现实价值。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专业能力与教育理念的双重提升,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党建引领推动了教师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与持续化。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社会实践,教师在行业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能力,并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这种结合不仅拓展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还促进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中的深度协同。由此产生的综合效应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上,更在整体层面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到,党建引领下的教师业务发展经验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深刻启示,即必须坚持政治引领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教育质量提升机制。
结语:
高职院校党建与教师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师队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制度建设、课程思政、校企合作等多维度的探索中,党建工作不断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使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实现双向提升。由此形成的整体效应,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意识,也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这一实践经验为后续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 2021, 42(12): 45-49.
[2] 李志强.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 , 2020, 38(9): 72-76.
[3] 陈晓明.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教师业务发展研究[J]. 教育与职业 , 2022, 39(4):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