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作者

闫琳

邢台市新河县滏阳中学

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学习习惯成型的重要时期。但在传统初中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学习,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长期以来会失去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地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教育领域每个环节中,为破解初中教学个性化难题提供全新的路径。同时,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实时地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捕捉,精准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而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这种以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符,还能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需求。所以在今后有必要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生个性化学习的路径,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指导。

一、建立分层分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

学生个性化学习离不开学习资源这一重要的基础支撑,初中阶段学生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需要在今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这项技术构建分层、分类、可自主选择的数字化资源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按知识难度分层设计资源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初中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递进性,将学习资源按难度划分为多个层级,分别为基础型、提升型以及拓展型。其中基础型资源聚焦核心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提升型资源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满足中等学生学习需求。拓展型资源应围绕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根据学生以往浏览的记录和练习完成的具体情况,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实现对适配当前水平资源的推送,避免增加学生筛选时间的成本。

(二)按学习兴趣分类搭建资源模块

初中生正处于兴趣探索的重要阶段,单一的学习资源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已经难以充分地满足,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涵盖科技发明和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等多领域以“兴趣导向”的资源模块。同时,鼓励学生多关注资源共创,在积极地参与,并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创意作品上传至在线平台中,这时教师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纳入资源库。这样除了能确保学习类型更加丰富以外,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资源模块也要根据社会热点和学习兴趣变化不定期地进行更新,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保持资源的吸引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推行“翻转课堂 + 精准辅导”混合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它通过“课前自主学习 + 课上互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而信息技术的利用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支撑。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微课视频和导学案以及基础练习题等预习任务发布在在线平台中,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主预习,并通过在线平台提交预习疑问和练习答案。教师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就能充分了解到学生预习的情况,为课上教学精准定位重点 [1]。在课上,对于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教师不再向学生机械式的讲解,会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引导小组学生之间进一步的探究,并通过答题器和互动白板等智慧课堂设备,实时展示各组讨论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的情况,向学生推送练习任务和拓展任务。比如,对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推荐综合性应用题,达到“课上课下”无缝衔接和精准辅导目的。

(二)开展“一对一”智能个性化辅导

在这方面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个性化辅导系统的开发,为初中生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支持。发挥智能辅助系统的优势,运用该系统,对学生课堂互动次数和作业完成质量等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学生的“知识图谱”,清晰呈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2]。同时实施“弹性化”学习时间和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弹性化”学习时空体系,让学生自主地对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进行安排。在时间管理上,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段提供重要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能让每位初中生在技术赋能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时代教育》2025.25)

参考文献:

[1] 于跃 , 王钧永 .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集成电路应用 ,2025,42(07):166-167.

[2] 姚德 .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 [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41(11):89-91.

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编号:23Q0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