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方式

作者

范维敏

定远县第二中学 安徽滁州 233200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综合培养。然而,传统课堂存在课时有限、分层教学困难、反馈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一、高中英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原则

1.1 优势互补原则

线上教学依托互联网平台,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如 BBC 英语广播分级听力材料、TED-Ed 英语演讲视频库等,同时借助学习管理系统(LMS)实时记录学生预习时长、答题准确率等数据,实现学习过程的精准追踪。线下课堂则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设计英语戏剧表演、主题辩论会等互动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两者有机结合,避免教学功能的重复与低效。

1.2 素养导向原则

融合教学设计需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通过线上听力打卡与线下情景对话训练实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在文化意识塑造上,利用线上慕课资源对比中西节日习俗,结合线下跨文化主题研讨会深化理解;在思维品质提升中,借助线上思辨类阅读材料激发批判性思维,配合线下小组讨论促进观点碰撞;在学习能力培养时,线上推送学习策略微课,线下开展学习方法经验分享会,切实避免“为融合而融合”的形式化教学。

1.3 学生中心原则

充分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基于词汇量测试、语法掌握度评估等数据,将学生分为基础巩固组、能力提升组和拓展创新组。线上平台为不同层级学生定制学习路径,如基础组推送单词记忆游戏与语法闯关练习,拓展组提供学术英语写作模板与原版小说阅读资源。线下课堂则围绕差异化目标设计小组探究任务,如基础组开展英语日常对话角色扮演,拓展组进行文学作品深度赏析辩论,实现因材施教。

1.4 闭环衔接原则

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闭环体系。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观看知识讲解视频、完成预习检测题;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预习反馈开展重难点解析与实践活动;课后利用线上平台推送分层作业与拓展资源,巩固学习成果;最后通过线下课堂的阶段性测试与师生一对一交流,收集学习问题并反馈至线上,形成动态调整的教学循环,确保线上学习成果有效迁移至实际应用场景,线下问题得到持续跟进解决。

二、高中英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目标

2.1 语言能力

高一年级学生听力理解正确率需达到 ⩾75% ,每节课口头表达时长 ⩾5 分钟,写作评分 ⩾18/30 。相较于传统教学基准值( 60% 、2 分钟/ 节、15/30),融合后目标分别提升 15% 、增加3 分钟 / 节、提高3 分。

2.2 学习参与度

要求线上预习完成率 ⩾85% ,线下互动参与率 ⩾90% ,线上拓展参与率 ⩾70% 。与传统教学基准值( 50% 、 60% 、 30% )相比,融合后目标分别提升 35% 、 30% 、 40% 。

2.3 个性化满足度

分层任务完成率需达到 ⩾80% ,学习问题线上答疑响应时间 ⩽24 小时。对比传统教学基准值( 40% 、72 小时),融合后目标实现分层任务完成率提升 40% ,答疑响应时间缩短 48 小时。

2.4 核心素养落地

每个单元文化对比分析次数 ⩾2 次,批判性思维任务完成率⩾85% 。相比传统教学基准值(0.5 次 / 单元、 50% ),融合后目标为文化对比分析次数增加1.5 次/ 单元,批判性思维任务完成率提升 35% 。

三、高中英语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关键方式

3.1 课前,线上预习赋能线下课堂

分层资源推送,适配学生水平:基于学生上一单元测试成绩(如词汇、语法得分),通过线上平台(如学习通、钉钉)推送分层预习资源:基础层(词汇表 + 简单听力对话,适配词汇量 <3000 学生)、提升层(课文缩写 + 听力填空,适配词汇量 3000-4500 学生)、拓展层(相关主题短文 + 观点讨论题,适配词汇量 >4500 学生)。

资 源 形 式 多 样 化: 听 力 材 料( 时 长 5-8 分 钟, 语 速 120-150wpm )、动画视频(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配套情景动画)、思维导图模板(引导学生梳理单元主题框架),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听觉型、视觉型)需求。

线上任务驱动,聚焦问题暴露:设计“预习任务单”,通过线上平台提交,教师实时查看数据:基础任务(词汇辨析、语法预习疑问标注,如“which 和that 的用法区别”)、探究任务(课文主题预测,如“根据标题猜测作者对friendship 的观点”)、拓展任务(相关主题素材收集,如“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片段”)。

利用线上平台数据功能(如错题统计、疑问关键词云图),识别共性问题(如 80% 学生困惑“定语从句省略规则”),线下课堂优先讲解,减少无效时间。

3.2 课中:线下互动反哺线上学习

基于线上预习的课堂任务重构:小组探究:以线上预习的“拓展任务成果”为素材,线下分组讨论(如“结合线上收集的跨文化友谊案例,分析中外友谊观念差异”),每组推选代表展示,教师点评;

问题解决:针对线上暴露的共性问题,设计“情景任务”(如针对定语从句困惑,开展“句子改写竞赛”,将简单句改为定语从句),线上预习疑问在实践中解决;

线上工具辅助线下互动,提升参与度:实时反馈工具,线下小组活动中,使用线上答题器(如Kahoot!)开展“词汇抢答”“语法判断”,即时生成得分排名,激发竞争意识,参与率从 60% 提升至 95% ;

资源实时调用:线下讨论卡壳时,教师在线调取预习时推送的相关素材(如听力片段、短文截图),帮助学生回忆,避免思维中断;

3.3 课后:线上拓展延伸线下成果

分层巩固任务,强化知识应用:基础巩固,线上推送与课堂任务匹配的练习题(如课堂开展了定语从句改写,线上推送“定语从句填空+ 改错”),自动批改并生成错题解析,学生针对性复习。

能力提升:设计“语言实践任务”,线上提交成果(如课堂讨论了环保主题,线上提交“环保倡议书”写作、“环保英语演讲”录音),教师线上点评,优秀作品在班级平台展示。

线上互动延伸,拓展学习场景:主题社群讨论:建立线上班级英语社群,教师每周发布拓展主题(如“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对比”),学生分享线上收集的资料(如节日习俗视频、相关英语文章),开展异步讨论,弥补线下时间不足。

跨校 / 跨国交流:通过线上平台(如 Skype、Tandem)连接其他学校或海外学生,开展“线上英语笔友”“主题辩论”,线下分享交流成果,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高中英语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是一场深刻的范式变革。通过构建“课前 - 课中 - 课后”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教学环境的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珍 . 浅议线上与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实践策略[J].2019,000(004):144-

[2] 浅析网络平台辅助高中生英语听力学习问题 [J]. 中外交流 ,2019,026(045):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