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物理新课标导向的“ 力与运动” 基础习题设计研究

作者

沈中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教师进修学校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给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到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清晰,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既了解知识又了解知识的由来过程,同时感知物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内驱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对力与运动这一初中物理重要模块,具体习题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要在以往习题创设的基础之上,更加创新型的引进多元化内容充,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引导学生快速复习,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一、力与运动基础习题设计的原则

习题创始需要以基本原则为核心关键重点,而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在进行基础习题设计时应该始终遵循以下几点。

(一)基础性原则

习题设计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了解,思考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如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条件,确保学生能够在基础学习训练下对核心概念规律有清晰准确的把握。在这一原则落实中可以引进填空题、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定义以及概念理解。

(二)层次性原则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存在有较大差异和区别,而且不同学生物理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天赋不同,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有较大差异,为此在进行基础习题创设时需要贯彻落实分层次原则,将习题分为基础题、中等题、拓展题。比如在学习摩擦力后,基础题可以是判断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中等题可以是引导学生计算摩擦力大小,拓展题可以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综合性运用知识。

(三)探究性原则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步觉醒,在开展知识学习以及习题作答时,更需要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为此老师可以以探究性原则为根本遵循,让学生在探究中复习知识,理解知识,培育学生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而且在习题设计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引领。

二、初中物理新课标导向的力与运动基础习题设计

(一)构建情境化习题

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而言,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处于初始时期,并没有较强的内驱动力。为此老师需要在习题设计时,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为学生搭建其喜闻乐见的熟悉的情景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融入于其中,运用知识思考知识探索知识。尤其是力比运动本身就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构建生活化情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效能质量,势在必行。

例如,老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习题,让学生结合物理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第一,当你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身体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如果此时司机突然刹车你的身体会向前倾,为什么?第二,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师傅往往会放慢车速,而且会加大与前车之间的距离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这生活情境的引进能够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与自己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复习惯性摩擦力相

关内容。

(二)创设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夯实外,还需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得以提升,使学生逐步由低阶思维转变成为高阶思维,促使学生综合性的分析知识思考知识探究知识。所以现阶段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所需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依托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学生设计探究性习题,让学生能够沉浸于探究环境中,并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优化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思维深入度。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完《二力平衡》后,就引进了探究实验物体,在什么条件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设计该实验并完成实验。以此来引导学生模拟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

(三)构建分层次作业

初中阶段不同学生有不同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此在物理学习中也展现出了较大差异和区别。如果只按照一刀切的模式为学生进行习题创设,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和厌烦情绪,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跟不上。为此目前在习题创设时,需要结合力与运动的相关重难点知识,为学生构建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基础的夯实能力的提高。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完《牛顿第一定律》后就可以构建不同层次的习题,基础层次为让学生分析一个重 50N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方向是什么?针对中等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一个重 50N 的物体在 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少,如果推力增加到 15N,那么摩擦力会变成多少?为什么?针对优等生,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拓展性分析习题,让学生思考一个重 50N 的物体在 10N 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同样大小的力将该物体竖直向上提,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改进革新背景下,老师需大力加强对以往初中物理习题设计的改进和优化,需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引导学生由低阶思维转变成为高阶思维。为此今后老师在力与运动习题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设定分层次习题,探究式习题,情境化习题,提高学生作答效能和质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静敏 .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 [D]. 河南师范大学,2022.19-22.

[3] 学科教学物理 . 新课标下 UbD 模式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研究——以”运动与力”单元为例[D]. 2024.

[3] 左海洪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研究——以”力与运动”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 智力,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