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研究
陶艳艳
黄河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作者简介:陶艳艳,1985-0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黄河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校级重点项目,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研究(2023HKYZD-1)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中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高等教育领域,公权力的透明运作和有效监督,是确保教育公正性和资源合理分配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公权力实际情况,以及大数据监督平台必要性,提出高校创建平台的具体措施,以此提高高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维护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与地位。
关键词: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
引言:在现代社会,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管理效率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校声誉。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公权力有时会出现滥用或不当行为。因此,建立一个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十分重要。
1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必要性
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建立,是对传统监督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过去的监督工作依赖人工检查和有限的数据源,此项效率低下,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督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引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和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大量数据。包括学校的财务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反馈、教职工的工作表现等。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监督平台构建全面的、动态的权力运作图景。这种全景式的监控,使得监督人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高校公权力的整体运作情况。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其实时监控的能力上。传统的监督手段需要在问题发生后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大数据监督平台则能够实时捕捉到异常信号,一旦有不规范的行为发生,监督系统立即发出警报,使得相关部门能够迅速介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扩大。
此外,大数据监督平台能够提高监督的准确性。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能够自动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和异常模式。基于数据的监督方式,减少人为判断的主观性,提高监督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1]。
2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方式
2.1数据收集与整合
数据收集与整合需要明确监督的关键领域和指标。此过程是整个监督工作的基础,决定了后续数据收集的方向和范围。关键领域的确定应当基于高校公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监督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在关键领域和指标明确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财务数据、人事数据、教学资源数据等。这些数据是监督平台运行的核心,其全面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数据收集工作必须细致入微,促使每项数据都能够真实反映高校公权力的运行状态。
财务数据涉及到高校的资金流动情况,包括预算编制、资金分配、收支管理等方面。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监控,有效防止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高校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人事数据则涵盖了高校教职工的招聘、晋升、考核等信息。相关信息对于监督高校人事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人事数据,监督平台揭示潜在的不公正现象,促进高校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
教学资源数据则关注高校的教学活动和资源配置。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信息。监督平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价高校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在收集到各类数据资源之后,进行有效的整合,此过程是将各类数据简单地堆砌在一起,通过技术手段,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数据体系。此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有效的数据整合能够为监督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使得监督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整合后的数据资源将成为监督平台的宝贵资产,为高校公权力的监督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2平台设计与开发
在构建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时,应确保平台的用户友好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并以用户为中心,创建直观的界面和流畅的用户体验,使得管理者和监督者能够轻松地导航和操作系统。平台的设计要注重细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保每个功能易于理解和使用。
随着设计的完善,开发工作也同步进行。开发团队需要编写代码,实现数据实时更新的功能。数据的时效性是监督工作的基石。只有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管理者和监督者才能基于最新的信息做出决策,有效地监督高校公权力的运行。
安全存储需要数据实时更新,并在安全的系统中存储。此过程要求开发团队采用最先进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技术和安全协议,防止数据泄露或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安全性保护了数据本身,也保护了使用平台的个体和机构的权益。
除了基础的数据更新和安全存储,平台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帮助管理者和监督者更有效地理解数据。通过将复杂的数据集转换为图表、图形和其他可视化元素,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揭示趋势和模式,可视化则使这些发现更加直观易懂。
2.3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
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为监督平台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监督责任。在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通过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让每个参与者都清楚在监督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保证其能够胜任监督工作。
同时,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在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建立健全的反馈渠道,让监督对象、监督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都能够方便地向监督平台提供信息。同时,还需要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监督工作的持续改进[2]。
在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合理的决策流程有助于提高监督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现有的决策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例如,采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高校公权力运作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和社会信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度的完善,高校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将在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阚伟伟,汪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通行管控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与研究[J].通讯世界,2022,29(9):150-152.
[2]华舒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共享平台建设路径研究[J].财经界,2023(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