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科学技术创新对清远地区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作者

阮淑娟

清远市清新区林业局 511800

1 清远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

清远市林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0 年区域林业总产值达 289.5 亿元,在全省排名第十一位。林业产业结构日趋多样化,形成了以油茶产业、新型竹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清新区作为典型的林业大县,森林总面积 16.0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 812.46 万立方米,其中生态公益林 6.28 万公顷,商品林10.16 万公顷,产业基础相对雄厚。

然而,清远林业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森林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林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监管手段相对落后,森林病虫害防治、火灾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水平亟需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及应用

2.1 数字化监测技术的革新突破

" 三 S" 技术(遥感技术 RS、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清远林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无人机航拍,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精准动态监测。GPS 技术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为森林资源调查和管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空间基准。GIS 技术则整合多源数据,构建起综合性的林业信息管理平台。

2.2 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完善

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的转型升级,标志着清远林业管理进入了新阶段。智慧林业平台整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林业信息化体系。森林资源 " 一张图 " 系统实现了林地、林木、林权等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

3 科技创新对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

3.1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科技创新推动了清远林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先进的加工技术使得木材加工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林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油茶产业作为清远的特色优势产业,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先进的榨油工艺和精炼技术,使得茶油品质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3.2 新业态培育与发展

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在科技支撑下快速兴起。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为森林旅游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环境监测技术确保了森林康养基地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智能导览系统提升了游客体验,大数据分析则为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提供了支持。

林下经济的发展同样受益于科技创新的推动。精准的土壤检测和气候监测技术,为林下种植和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林下经济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科技创新对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效应

4.1 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现代化的林业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无人机植保技术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喷洒作业,不仅效率更高,而且用药更加精准,减少了环境污染。智能化的森林抚育设备实现了精准施肥、定点浇水,提高了林木生长质量。

精准化的营林管理技术使得单位面积产出显著提升。通过科学的密度控制、合理的间伐措施和精准的养分管理,森林生产力得到有效释放。数据显示,采用现代技术管理的林分,其木材产量比传统管理方式

提高 20-30% 。

4.2 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科技创新在降低林业经营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劳动成本。精准的病虫害预警系统避免了盲目用药,减少了防治成本。智能化的灌溉系统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营林成本。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本大幅下降。传统的人工调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资源调查,成本效益显著提升。

4.3 市场竞争力的全面增强

科技创新提升了清远林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的获得,为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5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

5.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清远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设立了专项科技创新基金,支持林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5.2 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清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了统一的林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林业信息资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进了 " 互联网 + 林业 " 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林业生产经营模式。

5.3 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理念在林业领域的深入践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实现了林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碳汇林建设和碳交易机制的完善,为林业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价值实现途径。森林碳汇监测技术的应用,为碳汇交易提供了科学依据。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技术的发展,使得森林的生态价值得到更好的量化和体现。

参考文献

[1] 万璐, 梁璐, 任祎峻.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特色经济林业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油茶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 1-15.

[2] 关红宇, 陈宗呐, 车辑. 在新形势下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促进林业经济全面发展 [J]. 林业科技 , 2025, 50 (03): 72-74.

[3] 赵寿斌 . 林业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以“张家界市召开林下经济专题会”为例 [J]. 林产工业 , 2025, 62 (05): 124.

[4]Markus E. Schorn, Martin F. Quaas, Hanna Schenk, Christian Wirth, Nadja Rüger. Optimising profits from timber harvest and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value in a central European beech forest using a novel bioeconomic forestry model[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25, 505 111108-111108.

[5] 吴旋 , 石雪峰 , 周伟 . 广袤林海绿生金 [N]. 中国县域经济报 , 2025-05-15 (008).

[6] 王浩然 . 林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J]. 南方农机 ,2025, 56 (09): 105-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