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
张阿娜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直水务君樾府幼儿园 263400
自然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直接体验自然环境,促进幼儿向自然学习,获取知识、智慧。它提倡幼儿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参加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既是尊重自然环境,又是培养幼儿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途径。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由于更加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幼儿园教学已不再单纯地教授课本知识,而是要通过富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一、自然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通过幼儿与自然的直接接触、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幼儿主动探索、观察和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1]。自然教育是一种注重幼儿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教育模式,通过引导幼儿与大自然建立深情厚谊,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体验自然的美好与规律,从而提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园本课程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园本课程建设要以幼儿发展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要,强调教育的个性化与灵活性。课程设计应具有综合性与多元化特征,打破学科边界,把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来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园本课程要注重实践性、体验性,通过互动、探索、活动使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成长。除了要重视课程的持续性和发展性以外,课程建设更要注意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动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手段来适应幼儿的身心需要,使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尽可能一致,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三、自然教育视域下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自然教育的园所环境
在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幼儿园应通过空间布局、设施布置和环境元素规划,让幼儿每天主动探索、发现、体会,与自然亲密接触。环境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空间,让幼儿有机会接触自然,在接触中发展感知能力和提升认知水平。此外,园所环境应体现出教育理念的延续性,把自然元素融入室内外空间设计,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感知、思考和实践空间,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为园本课程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例如,幼儿园可以设户外花地、生态角、观鸟区等,让幼儿通过日常活动接触自然。户外花园种植多种植物,幼儿可在此观察植物生长,感受季节变化;在生态角设小型池塘或者昆虫观察区,在那里幼儿能够研究小动物,培养研究热情。室内环境也可融入自然元素,如设置植物角、利用自然光线等,使幼儿获得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这样既可以让幼儿们自由自主地探索空间,又可以提升幼儿们对自然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为自然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设计多样化的自然教育活动
在自然教育视域下的园本课程,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课程活动应涵盖观察、探索、实验、游戏和创作等形式,让幼儿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活动设计应体现互动性和体验性,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和选择形成学习体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同时,要注重活动内容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自然环境、生态规律和生活技能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开展“植物生长记录”活动,让幼儿观察、记录并通过绘画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开展“小小气象学家”活动,让幼儿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气温、降水数据;开展“昆虫探索”活动,指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行为和生活环境,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这样活动强调动手操作,让幼儿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获得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多样的活动设计可以完成园本课程知识与能力、兴趣和情感的整合。
(三)家园共育,强化家长参与
自然教育视野下,家园共育是园本课程的组成内容,能起到扩大教育范围的作用。幼儿园应该通过家长培训、交流和共同参与等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对自然教育理念的认可度与理解度,让家长成为课程实施的支持者与合作伙伴。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们更积极参与的话,就能使幼儿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自然,使教育延续下去,实现教育的整体性[2]。同时家园合作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一系列行为和兴趣发展情况,为教师调整与改进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并且可以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环境教育有机衔接起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亲子探究游戏、家庭观察任务或者家长课堂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自然教育实践当中。组织“亲子种植日”,家长陪同幼儿一起种菜或者种花,让幼儿边观察边操作来学习关于植物成长的知识。再通过家庭观察任务,如记录附近植物或者小动物的变化等,让幼儿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与家长分享经验;定期举行自然科普讲坛,提升家长的科普理念与参与度。家园协同既开拓了教育空间,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现园本课程的纵向延伸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结论:
在自然教育视野下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能够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认识世界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以及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园本课程会更强调个性化、体验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辅助自然教育,能让课程内容更具动态性和创新性。同时幼儿园可进一步加强家园共育与社区资源整合,构建多层次教育生态系统,为幼儿创造更加开放、多样且可持续的学习环境,推动幼儿教育朝着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方向持续迈进。
参考文献:
[1] 胡海波 . 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J].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5,(04):78.
[2] 黄美琼 .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探究性园本课程建设研究[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4,(2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