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黄斌
合肥新站实验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核心素养不仅强调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以其独特的编排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然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选取使用沪科版教材的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以确保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多种方法。问卷调查设计围绕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教师教学策略使用情况、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力求全面了解教学现状。课堂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互动情况等,获取第一手资料。教师访谈深入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及教学策略实施的困难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教师方面
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矛盾,难以在教学中有效融合。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运用不足。例如,实验教学多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开展较少;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缺乏对学生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能力的系统训练,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沪科版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素材,对教材的情境创设、实验等资源利用不充分,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学生方面
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认为物理知识抽象、难理解,这与教学未能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未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关。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在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的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物理观念进行分析;在实验探究中,自主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数据等能力较弱,缺乏系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巧。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优化
(一)基于物理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梳理沪科版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例如,在讲解力学知识时,以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主线,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理解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物理观念。利用沪科版教材中丰富的生活情境素材,引导学生用物理观念解释生活现象。如教材中关于汽车刹车、安全气囊等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能量转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设计生活化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结合沪科版教材中的实例,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模型,引导学生经历模型建构的过程。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将其看成质点,帮助学生理解模型建构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运动的描述”时,通过设计“如何描述一辆汽车的运动”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质点模型,并进行运动描述。在教学中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理。例如,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推理和论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撰写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进行论证,提升科学推理能力。
(三)基于科学探究培养的教学策略
增加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比例,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实验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中,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实验后,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与评价。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测量,并分析实验误差。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沪科版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依托,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如以“制作简易电动机”为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电磁学等知识,经历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是必要且可行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通过对沪科版教材特点的分析,结合教学现状,提出的基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亮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
[2] 周金中 . 夯实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取向与实践 [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21,(8).
[3] 陈俊.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