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探讨

作者

连雯超

南平市农业学校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科课程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是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课程思理念政则是教师将德育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过程,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也是实现“立德树人”。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会计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只有真正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专业课程教学,深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达到最终形成“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交融之境,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大格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探讨

(一)有助于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会计从业者

会计的工作由于涉及到个人或者是企业的有关资金的问题,非常容易出现舞弊和损害国家相关利益问题的出现。中职的学生由于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中职会计专业要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作出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中职会计专业思政课程的建设能够为学生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从业者,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让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的智能已经由传统的核心算法功能向新型的分析和决策方向进行转变。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迎接更多的挑战,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探讨的策略

(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加强合作

目前,很多学校都十分的重视思政教育,部分学校甚至为教师开展了思政课比赛等活动,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教师彼此之间往往缺乏深度的合作交流,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仍然处于十分薄弱的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专业教师要积极与思政教师保持合作交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以此来共同挖掘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

(二)加强校企合作,巩固课程思政建设

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思政,学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时,可以积极与校企进行合作,从而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企业锻炼机会,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会计专业的教师只有真正的深入企业去锻炼,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才能真正的走进经济业务,从而更好的规避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进行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能够收集大量的真实业务案例,对业务进行深入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学校也要积极加强企业合作,从企业聘请优秀的会计人才去学校任教,让企业人才能够与学校专业教师为学生形成教学团队,把行业热点与政策解读巧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培养与时俱进的优秀会计人才。

(三)通过混合式教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帮助教师按照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混合式教学,专业教师可以积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脚本,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为学生拍摄成教学微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为教师更好地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述所述,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专业教师要加强与思政教师的合作,学校可以加强与校企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积极为学生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建军 . 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8):115-118.

[2] 张永 .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J]. 中国培训 ,2024,(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