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节能降耗策略的实施与成效分析
陈沛豫
广东泓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正面临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我国提出“ 双碳”战略目标后,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由于机械设备使用频繁、材料消耗量大和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成为节能降耗管理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管理不仅是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科学的节能降耗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能耗、减少材料浪费、控制污染排放,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市场竞争力。研究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节能降耗策略的实施路径与成效分析,对于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施工阶段的能耗特征与问题分析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施工阶段虽然时间相对较短,但能源消耗强度大、材料浪费突出,是绿色建筑节能降耗的重点环节。其能耗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耗集中性: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运行、运输车辆使用、临时用电照明以及材料加工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能源消耗量大且持续性强,若缺乏有效控制,极易导致能源浪费。
2.管理粗放性: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在能源管理上仍停留在经验化、被动化阶段,缺乏科学的能耗监控与统计手段。施工现场常出现设备空转、照明无序、临时用电线路不合理等问题,增加了整体能耗。
3.材料浪费性:材料是建筑施工中隐性能源的重要载体。由于施工组织不当、设计变更频繁、工艺不合理或人员操作不规范,常出现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的过量使用或报废,造成间接能源损耗。
4.环保压力大:施工过程中伴随大量的粉尘、噪声、污水与固废排放,这不仅加大了对环境的压力,也增加了治理与处置的能源投入。如果不能结合节能降耗措施,将形成“ 高能耗—高污染” 的恶性循环。
绿色施工阶段的能耗具有集中性、粗放性与浪费性等特征,既反映出当前施工管理的不足,也突显了节能降耗策略实施的紧迫性。只有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才能为后续的节能措施提供针对性方案。
三、绿色施工节能降耗的实施策略
针对施工阶段能耗集中、管理粗放、材料浪费和环保压力大的问题,绿色施工管理应从组织、技术和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建立全方位的节能降耗体系。主要策略包括:
1.优化施工组织:通过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减少机械设备长时间空转和等待。同时,推广信息化施工调度系统,实现人、机、料的精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推广节能设备与新技术: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和低耗能的照明灯具,利用变频控制、智能监控等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应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与能耗模拟,提前识别高耗能环节并进行改进。
3.加强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推广装配式构件、预拌混凝土和再生建材,减少现场加工能耗。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再利用,降低材料报废率,延伸材料生命周期。
4.健全能源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施工现场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与班组的节能责任。通过设置分项能耗统计、能效评比与奖惩机制,提升全员节能意识,形成“ 人人参与、全过程管理” 的节能氛围。
5.注重现场绿色管理:推行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节能化设计,如使用太阳能供电、雨水回收系统等。加强粉尘、噪声和污水治理,降低环境污染与治理能耗,推动施工全过程绿色化。
绿色施工的节能降耗策略应坚持“ 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并行” 的原则,通过优化组织、应用新技术、循环利用材料和健全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可持续的节能降耗管理模式,为后续成效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四、节能降耗策略的成效分析
绿色施工节能降耗策略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其效果不仅体现在直接的能源与材料节约,还体现在管理水平提升和社会效益增强等方面。
1.经济效益显著: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和推广节能设备,施工能耗得到有效降低,部分项目能耗成本减少约 10‰ 。同时,材料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处理费用,从而实现项目总成本的下降。
2.环境效益突出:施工过程中粉尘、噪声、污水和固废排放量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水平明显下降,有助于改善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质量。绿色施工实践不仅符合“ 双碳” 战略目标,也为推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支撑。
3.社会效益增强:绿色施工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业主、政府和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之增强。部分企业因绿色施工表现突出而获得政策支持与荣誉称号,进一步推动了行业良性发展。
4.管理效益提升:节能降耗策略推动了施工企业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使能耗监控更加科学和精细化。施工人员节能意识普遍提升,企业形成了以节能降耗为导向的管理文化,为今后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
绿色施工节能降耗策略不仅实现了成本降低和环境改善,还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这表明绿色施工已从理念走向实践,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了可量化、可持续的成果。
五、结论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节能降耗,是推动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和“ 双碳” 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施工阶段能耗特征与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能源浪费集中、管理粗放、材料消耗过大和环保压力,是当前施工管理的突出矛盾。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施工组织优化、节能设备推广、材料循环利用、能源管理机制健全以及绿色现场管理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水平和材料浪费率,改善施工环境质量。实践表明,节能降耗策略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管理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未来,绿色建筑施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融合,推动信息化与智能化在节能降耗中的深度应用,建立长效机制,使绿色施工管理逐渐成为行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建筑行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上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轩. 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探究[C]//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4:1-4.
[2] 许斌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绿色施工的实施策略[J]. 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2025,7(11). DOI:10.37155/2717-5189-0711-76.
[3] 谢光勇.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策略[J]. 现代装饰,2025,613(14):73-75.
[4] 冯健.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合约管理策略[J]. 中国房地产业,2017(21):234. DOI:10.3969/j.issn.1002-8536.2017.21.205.
[5] 王莹,裴智超,赵凯.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绿色建筑策略研究及实践[J]. 建筑,2023(7):116-118.
[6] 靳言歌. 河南ZD 建筑材料公司干混砂浆项目可行性研究[D]. 河南:郑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