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越来越难带?掌握这5 招,骨科带教不再难
马小明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江苏泰州 225300
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骨科作为外科的重要分支,对实习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少带教老师反映,现在的实习生越来越难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实习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骨科带教面临的困境,并提出 5 个实用解决方案,帮助带教老师提升教学效果。
一、当前骨科带教面临的主要挑战
1.实习生基础知识薄弱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中存在过度侧重素质教育而忽视专业基础培养的现象。骨科作为高度依赖实践技能的临床学科,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牢固的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然而,部分院校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课时被压缩,导致许多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暴露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这种基础薄弱现象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和手术操作能力。建议医学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确保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时安排,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学习主动性不足
当前医学教育中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普遍现象。许多医学生长期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影响,形成了依赖教师单向灌输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这一现象在骨科临床实践中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病例讨论时消极被动,往往等待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在手术观摩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未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面对临床问题时倾向于直接求助而非独立思考。这种被动学习模式不仅影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培养未来医生应有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临床思维培养困难
骨科疾病的准确诊断依赖于系统的临床思维训练,但临床实习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许多学生过度关注手术操作等具体技能,却忽视了诊断逻辑的培养。这种倾向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病例时难以建立完整的诊断思路,无法将书本知识与临床表现有机结合。建议在临床教学中加强病例分析训练,通过典型病例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影像学判读的系统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建立鉴别诊断的能力。
4.医患沟通能力欠缺
骨科患者由于长期疼痛或突发外伤,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沟通技巧,既要体现同理心,又要保持专业态度。实习生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在沟通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倾听,给予患者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沟通方式
二、提升骨科带教效果的5 个关键策略
1. 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实习周期教学目标分解如下:第一周知识目标为掌握骨科解剖基础,技能目标为规范查体操作,态度目标为培养严谨作风。第二周知识目标为熟悉骨折分类,技能目标为 X 线片判读,态度目标为强化责任意识。第三周知识目标为理解治疗方案,技能目标为石膏固定技术,态度目标为树立团队协作理念。
(2)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实习生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方案。基础层涵盖骨科基本理论
和操作规范,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提高层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强化临床思维;拓展层提供科研项目参与机会,培养学术能力。分层教学兼顾不同水平学员需求,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
骨科临床实习教学采用三种核心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精选典型病例,如胫骨骨折案例,指导实习生系统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分析及治疗方案制定全流程训练。情景模拟教学借助模拟人或标准化病人创设临床情境,例如踝关节扭伤病例,重点培养实习生的问诊技巧和规范查体能力。手术直播教学依托数字化直播系统,使实习生能够清晰观摩手术全过程,教师通过实时解说重点剖析手术入路选择、关键操作步骤等核心内容。这三种教学方法形成递进式培养体系,从病例分析到临床互动再到手术观摩,全方位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3.注重人文素养培育
医患沟通专项训练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模拟手术风险告知、投诉处理等典型场景,提升沟通技巧。组织定期人文讲座,邀请资深医师分享临床经验或观看医学纪录片,增强职业认同感。实施导师制,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临床导师,在专业指导基础上关注心理状态与职业规划,形成全方位培养体系。三项措施有机结合,既提升专业技能又注重人文素养培养,帮助医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提升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建立学习积分制度,将实习生参与病例讨论、文献汇报等表现量化为具体分值,作为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其次应为优秀实习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包括手术助手、门诊跟诊等临床操作,通过实践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需完善教学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收集实习生对带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措施既能客观评价实习生表现,又能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公平公正,确保每位实习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学习机会
三、具体实施建议
首先,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明确教学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确保理论与操作并重。其次,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员基础能力分配病例,逐步提升难度。第三,注重实践操作指导,在手术室、门诊和病房中开展一对一示范教学,强化无菌操作和规范流程。第四,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技能考核,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鼓励学员提问并耐心解答。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带教体系,帮助学员快速掌握骨科诊疗技能,为独立执业打下坚实基础。
骨科带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带教老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面对新时代的实习生,我们既要理解他们的特点,又要坚持教学标准。通过建立系统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临床思维培养、注重人文素养培育和完善激励机制这 5 大策略,完全能够提升带教效果。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既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骨科后备人才。建议带教老师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耐心,根据实习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记住,每个优秀的骨科医生都曾是实习生,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重要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