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师敏
嘉善县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嘉兴 314100
结核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22 年全球新发 1060 万例,中国占 74万例以上 [1]。耐药结核病,尤其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面临疗程长、药物毒性高、费用昂贵等挑战,其失败率较高。研究表明,影响耐药结核病治疗转归的因素较多 [2]。我国作为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亟需了解其治疗现状与影响因素,以便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复发率、死亡率。以下是基于 180 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研究结果,旨在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严格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准则,纳入 180 例医院 2022 年 4月至2025 年4 月期间收治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14 例,女性66 例;年龄 20~89 ( 65.28±14.34 )岁。
1.2 相关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 >18 岁;(2)呼吸道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且药敏试验证实至少对利福平耐药。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满足研究需求;(2)入组前治疗时间 <30d ,未达到转归标准。
1.3 方法
通过住院病历档案、门诊随访记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对象治疗结局,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临床特征,统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指南判断治疗结局:(1)治疗成功:完成规定疗程或完成规定疗程的同时连续2 次以上痰培养结果呈阴性,无治疗失败证据;(2)治疗失败:终止治疗或永久更改治疗方案,包括失访、死亡、无法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 % )表示,行 X2 检验;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治疗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局
表 1 显示,180 例患者中 108 例治愈,20 例完成治疗,治疗成功率为71.11% 。成功组纳入 128 例,失败组纳入52 例。
表 1 治疗结局 [n(%)]

2.2 成功组与失败组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类型、并发肺外结核占比、免疫功能低下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成功组年龄、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占比均显著高于失败组,合并糖尿病、肺部空洞、耐药类型为广泛耐药占比、基线痰涂片分级 >2+ 占比均显著低于失败组( P<0.05 )。
2.3 影响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结果的多因素分析
以治疗结局为因变量(成功 =0 ,失败 =1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肺部空洞、基线痰涂片分级、广泛耐药结核病、含贝达喹啉治疗方案是影响治疗结果的独立因素。
表 2 影响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结果的多因素分析 [n(%)]


3 讨论
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是达成“终结结核病”战略目标的关键支点。而要想实现耐药结核病科学、高效防控,需对其治疗结果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治疗成功率达到 71.11% ,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仍存在较高治疗失败风险,提示当前防治体系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深入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确定老年、合并糖尿病、广泛耐药、肺部空洞、基线痰菌载量高等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因免疫功能衰退、合并症多及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治疗耐受性较差;持续高血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巨噬细胞功能,促进结核杆菌增殖,影响治疗效果;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药物选择有限,药物渗透性差,易出现治疗失败、预后不良现象。肺部空洞、痰菌高载量说明患者病灶负荷重,细菌逃逸风险高。贝达喹啉能够特异性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ATP 合成酶,对耐药菌株有效,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属于保护因素。
总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失败率较高,针对高危人群应多措并举进行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1] 宋媛媛 , 李涛 , 夏辉 , 等 .1997—2023 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J]. 中国防痨杂志 ,2024,46(10):1198-1208.
[2] 叶智腾 , 任斐 , 王华 , 等 . 老年耐多药 / 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研究——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J]. 中国防痨杂志 ,2024,46(9):1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