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

马生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一中学  842200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的系统工程,对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高中阶段思政教育是这一纵向衔接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肩负着深化认知、塑造价值观和培养能力的重要使命。推动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使其精准契合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要求与内在逻辑,是提升高中思政课育人效能、发挥其在人才阶梯中承上启下作用的必然选择。

一、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于构建一个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有机衔接的育人共同体。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体现为对思政教育全链条的系统性重塑与优化,要求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性特征,科学规划各学段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实现从小学到大学育人目标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在内容层面,强调基于统一的课程标准进行顶层设计与整合,既要保障核心概念、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的贯穿一致,要体现不同学段内容的梯度深化与自然衔接,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或逻辑断层。同时,一体化建设还要求建立跨学段协同教研、资源共享、师资培养及评价联动的有效机制,打破学段壁垒,促进不同学段思政教育主体间的理念共识与行动协同,最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理念引领,协同育人新导向

在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创新的根基在于深刻转变教学理念,牢固确立“协同育人”的核心导向。教师需要超越本学段的孤立视野,将高中教学主动融入小学启蒙奠基、初中体验认同、高中深化理解、大学理论探究的完整育人链条中,精准定位高中阶段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序列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一体化培养目标要求,优化教学设计,例如在课前三分钟设计精炼的时政讨论,引导学生将微观生活现象与宏观社会发展主题相联系;在讲授具体理论时,结合初中相关概念基础,通过“这个现象与我们初中所学的概念有何深化联系?”“如何从制度层面理解初中提到的案例?”等导向明确的提问,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进行理论深化和价值辨析;在单元总结环节,指导学生系统构建体现各学段核心概念衔接关系的知识导图,明确高中阶段知识的拓展维度与深化的价值意蕴。通过诸如此类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在高中课堂中清晰感知政治认知与价值观念的进阶轨迹,将协同育人的目标导向有效转化为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认同,从而在一体化体系中切实发挥高中思政课的枢纽作用。

(二)课堂实践,进阶教学新路径

教学实践中需紧扣学段核心素养的衔接性与发展性要求,设计阶梯式认知任务,打通进阶教学路径。例如,在分析社会现实议题时,教师可创设序列化问题情境,初始引导回顾初中涉及的公民权利基础性知识,继而通过“依据现行法律,特定情境中的公民权利边界应如何界定?”“权利行使与法律边界冲突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等指向明确的提问,推动学生从现象描述上升到法律原则分析层面;在处理较复杂的经济现象时,可先梳理呈现初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假设,随后设置诸如“当基本原理在特定政策背景下出现矛盾现象,其内在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哪些调整?”的探究性问题,促使理解向高阶经济规律及政策互动层面跃升。借助此类由基础到深化、从直观到抽象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清晰地标示高中生思维进阶的路径坐标,确保高中政治教学在一体化链条中既扎根于前期学习基础,又精准达成深化理论认知、提升思维品质、强化价值判断能力的阶段性目标,为大学阶段的学习铺设坚实阶梯。

(三)评价体系,多维贯通新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需同步革新,打破单一学段、单一维度的传统,构建体现“多维贯通”新特质的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依托综合性课堂任务进行深度观察,例如,设计一项涉及多单元知识融合的现实议题分析任务,并运用“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哪些概念源于对初中所学内容的深化应用?”“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矛盾体现了哲学中哪些基本观点?”等贯穿性提问,引导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充分运用和联结已知基础,评估其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与迁移能力。评价聚焦点应超越知识点识记,全面关注其在价值判断中的立场表现、逻辑分析中的方法运用,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复杂情境问题的进阶程度,真实反映学生在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上的发展轨迹。同时,在阶段性评价设计中,可有机融入反映前期学段基础要求的相关指标,并引入学生自我反思与小组互评环节,强调师生围绕素养发展目标共同设定预期、追踪过程、评估效果。

结束语:

本文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在理念、课堂、评价维度的创新策略。对提升高中思政课的衔接性与实效性意义重大,是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关键着力点。以协同理念引领教学、以进阶路径深化课堂、以贯通机制优化评价,能有效释放高中阶段在育人链条中的枢纽价值。未来,其深化实践将进一步赋能思政教育体系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于舒琦 , 肖芳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现实维度 [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5,16(02):15-20.

[2] 任鹏 , 马鑫宇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5,41(03):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