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古诗词项目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魏薇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是“课程思政”认识的缘起,此后“课程思政”在各个学段中的认识不断得到聚焦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协同育人。

中职语文具有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的特点,语文科要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注重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同时要求注重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基于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古诗词,以项目化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探索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是有重要价值的。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中职阶段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

新时期,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的课程教学,是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职校生毕业后大都直接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面临诱惑与不良风气,坚守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职业底线,靠的就是思想防线,因此职业学校的思政教育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提高职校生的思政水平仅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不够的,因此探索“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

二、发挥语文学科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价值和天然优势

语文学科的特殊属性,使它成为思想品德教育阵地的天然沃土。中职语文课堂融入思政元素有着独特的优势,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目标更多元,课堂充满活力,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里包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和要素,学生能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产生情感认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第三,语文课堂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特色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课堂中自然体现和有效融入的路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语文课堂中自然体现,不可生搬硬套,不可上纲上线,否则语文课就失去了其本真的语文味,变成思想政治课的附庸,变成失去语文灵魂的“思想政治活动课”,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要审慎,要有课内的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再之,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尽可能精细地制定教学计划,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掘地域特色,给学生以更多的情感价值上的认同,也可适当考虑其专业背景,模拟职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

四、“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古诗词案例分析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组织中职一年的学生,以课本经典作品《沁园春·长沙》为开端,串联毛泽东的其他经典诗词,带领学生开展一次跟随伟人脚步的诗歌之旅。一是可以作为的补充学习,二是2024年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华诞,我选择的这一主题与时政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意义更大。

我联合学校学工处、团委,利用学校读书节的契机,推出了“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毛泽东诗歌欣赏会”系列活动。同学们要完成欣赏会上诗歌现场朗诵这任务,借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操的活动项目,他们在这个项目学习中,明显学习动力有所加强。

我们首先召开了一次项目会,确定了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呈现出一场保质保量的欣赏会。

第一步,确定篇目——从学生兴趣出发

毛泽东的诗词瀚如烟海,半个小时的欣赏会,我们要选出最能代表毛主席成就,带给我们巨大启发的诗篇。有的同学提出还不能太难,因为现场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阐释,如果入选的篇目大家都没听过,那效果一定不好。我赞同了他们的想法,提示他们初中和现在,我们学习过的篇目怎么样呢?一是能够入选教材的必定是经典优秀作品,二是解决了生僻的问题。大家拍手称好,第一时间选择定下了初中学习过的《沁园春·雪》和本学期学习过的《沁园春·长沙》。班级的学习委员小明很有想法,他指出,我们的城市南京是一座古都,也是一座在近现代史风雨飘摇的城市,我们应该选一篇和南京有关的诗作。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也被选择了出来。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联起伟人的足迹,我又推荐了两篇建国后的作品给他们,《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水调歌头·游泳》。由此,“毛泽东诗词朗诵欣赏会”篇目最终确定了下来。

第二步,选定诵读人——谁说只能男生来读

篇目确定好后,大家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就要开始诵读了。我赶紧说,咱们可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你们理解作品的意思吗?怎么读,是齐读还是分部分朗读。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齐读有气势,有的说得选男生来读,声音浑厚……我突然想到那张匿名小纸条上的顾虑,毛泽东的诗词只适合男生读吗?这种错误认识可要不得。环视了一下班级,确实女生多男生少,有些女孩子们已经窃窃私语,在推荐某某男生诵读哪个篇目了。我清了一下嗓子说,都说巾帼不让须眉,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女士也是一位革命英雄,谁说女子不如男了,咱们这次的毛泽东诗词朗诵欣赏会,也要别开生面,不如来个女子专场或者女子主场,男孩子有意见吗?班里的男生一阵鼓掌较好,女孩子们眼里也亮出了星星,有期待也有顾虑,怕自己诵不好。看了看时间,第一次的活动时间也快到了,我留了课后任务,大家回去品读一下五首诗作,选取一首诗做精读,做好下次活动课上的展示,我们来最后确定上台朗诵的同学。

第三步,品读诗作——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发声

一周之后,同学们带着自己对诗作的解读,又回到了课上,这一次,大家明显更胸有成竹了。我惊喜的发现,同学们主动查找了资料,了解了毛泽东的生平和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大家在品读诗作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展示思路,小红提议:我们应该展示一组新的组诗,用时间线串起,展示伟人毛泽东的一生。我欣慰的点点头,建议到,那你们还需要写个串词哦,这样舞台效果更佳。同学们迅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能力点,划分了职能,分别成立了脚本编辑组——负责串词和拍摄脚本的制作,技术支持组——负责PPT、音乐背景的制作,彩排执行组——负责排练和彩排。在大家的积极展示和良性竞争中,我们也选出了四位女生和一位男生作为上台展示的选手。以读带写,写练结合,诗文结合,这些诗词学习的高阶目标都在这次活动中实现了。

第四步,教育成果——校园唱起红色青春之歌

“今年是建党一百零三周年,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留有诸多传世之作的词人……”2024年4月22日的晨会上,全体师生在升旗广场,静静地聆听了一场“毛泽东诗词欣赏会”,共同走进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

朗诵会由五首毛泽东诗词组成,辅以串词,从1925年秋天,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革命豪情壮志,到1936年,毛泽东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宣言,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感慨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到70岁时“重游井冈山”,再到1956年“天堑变通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蓝图的畅想,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革命心路历程。

毫无悬念的,欣赏会非常成功,我站在台下,看着同学们精彩的朗诵,昂扬的精神面貌,想到两个月前,这群小朋友还对文本没有兴趣,想到一个月前,他们还在为如何展示而苦恼,一个月的努力,他们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茁壮成长,我欣喜他们的变化,也感叹他们乐在其中的学习状态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