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
赵璞
行唐县职业教育中心 050600
1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分析
1.1 不同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差异
传统讲授法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课堂氛围沉闷,难以适配中职学生基础薄弱、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多数学生表现出参与度低、课后拖延作业等兴趣低迷现象。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与专业相关的职场场景,如护理专业“英语问诊模拟”、电商专业“跨境平台沟通演练”,让学生感知英语实用价值,有效降低学习焦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任务驱动法以小组合作完成具体任务为核心,如制作英语产品介绍海报、编排职场对话短剧,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会成就感,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短视频、英语趣味游戏等资源能快速吸引注意力,但长期单纯依赖易使学生注意力停留在娱乐层面,对知识吸收辅助作用有限,需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持续激发兴趣。
1.2 关联性核心机制
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主要通过“需求满足 - 情感激活 - 行为强化”的核心机制实现。从需求满足来看,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需求集中在“实用性”与“成就感”,贴合职业场景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驱动)能直接对接其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感知到英语学习的实际价值,而分层设计的教学任务(如基础组的单词接龙、进阶组的职场对话)能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获得胜任感,满足其对成就感的需求。在情感激活层面,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输出模式,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进而激活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形成“愿意学”的心理基础。从行为强化角度,当学生在特定教学方法中获得积极体验(如完成任务后的表扬、情境模拟中的成功表现),会进一步强化其主动参与课堂、课后自主学习的行为,而持续的积极行为又会反过来加深学习兴趣,形成“方法适配 - 兴趣提升 - 行为强化”的正向循环,巩固教学方法与学习兴趣的关联性[1]。
1.3 影响关联性的干扰因素
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受多重因素制约。首先是学生基础差异,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语法薄弱,即便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创新方法,也因难以跟上课堂节奏,无法产生兴趣,基础薄弱成为阻断二者关联的关键障碍。其次是专业相关性,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关联性,电商、涉外护理等专业学生因职业需求,对适配方法的兴趣响应更积极;而机械、汽修等专业学生若未感知英语与专业的关联,即便方法创新,兴趣提升效果也明显不足。最后是教师方法驾驭能力,部分教师虽尝试创新方法,但存在情境设计脱离认知、任务指导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反而让学生产生困惑,削弱方法对兴趣的激发作用,教师实操能力成为重要影响变量。
2 基于关联性的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2.1 聚焦“职业导向”,优化情境与任务设计
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方法需以“职业导向”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生专业重构情境与任务。可围绕不同专业的职业场景设计沉浸式情境,如汽修专业模拟“英语维修手册解读”“涉外客户车辆故障沟通”,酒店管理专业还原“酒店入住登记英语对话”“餐厅服务英语应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英语与未来工作的直接关联。同时,任务设计需突出实践性与递进性,基础任务可设定为“识别职业场景核心英语词汇”,进阶任务则升级为“独立完成职场英语沟通全流程”,如电商专业学生需用英语撰写产品详情页、与虚拟客户进行议价对话,通过任务与职业需求的深度绑定,让学生在应用中强化兴趣,巩固教学方法与学习兴趣的正向关联。
2.2 强化“互动参与”,丰富教学方法形式
强化互动参与是提升教学方法与兴趣关联性的关键,需从课堂互动与课后延伸两方面丰富形式。课堂上可引入“英语职场辩论赛”“专业主题英语脱口秀”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与展示中主动运用英语;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将不同基础学生结对,通过“单词互测”“对话互改”实现生生互动,降低学习焦虑。课后可借助线上平台搭建互动场景,如在学习通发布“职场英语短视频打卡”任务,学生拍摄模拟职场沟通的短视频并互评,教师针对性点评[2];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围绕“外贸函电写作”“跨境直播英语话术”等主题开展线下活动,以持续的互动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高频参与中保持学习兴趣。
2.3 注重“分层适配”,兼顾学生差异
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需通过分层适配优化教学方法,确保不同基础学生都能在适配方法中提升兴趣。可依据入学英语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基础组、进阶组与提升组:基础组侧重 “游戏化教学”,通过 “英语单词接龙”“语法趣味闯关”等低难度、高趣味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消除畏难情绪;进阶组采用“项目式教学”,如分组完成“英语职业规划 PPT 制作”“专业相关英语文章翻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组则开展“职场英语实战演练”,模拟“外企面试”“国际展会沟通”等复杂场景,挑战更高水平应用。同时,同一方法需设计分层任务,如情境教学中,基础组只需完成关键语句模仿,进阶组需自主组织对话,提升组则需应对突发场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进而维持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显著,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因贴合职业需求、注重互动,能有效激发兴趣,而传统讲授法易导致兴趣低迷。这一关联受学生基础、专业匹配度及教师能力影响,需通过职业导向设计、互动形式创新、分层教学及教师素养提升来强化。
参考文献
[1] 李蕊 , 吴秀珍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J]. 海外英语 ,2025,(01):155-157.
[2] 张海峰 . 浅谈中职英语情景剧教学模式 [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