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新实践
穆兆服
肥城市龙山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600
引言
近年来,传统文化传承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小学阶段作为文化认知与审美培养的关键期,其教育活动需承担起文化启蒙责任。不过,当前小学美术教育多聚焦技能传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既能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又能帮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民俗、工艺、节日背后的文化魅力,培育文化自信,为终身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挖教材内涵,重构传统内容体系
小学美术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应梳理教材中传统节日、民间工艺、民族艺术等元素,将碎片化知识点串联成文化脉络,构建“知识 + 技能 + 文化”的三维内容体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而非仅掌握技法 [1]。例如,传统节日相关课程需关联节日起源、习俗演变;民间工艺课程需讲解工艺传承与文化象征,让美术学习成为文化认知的载体。
以鲁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寻找年味儿”中的《元宵闹花灯》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先深挖教材内涵:从花灯的历史起源(汉代宫廷灯彩到宋代民间花灯)切入,解析花灯“驱邪纳福”的文化寓意。课堂设计突破“画花灯”的单一任务,构建“识花灯—赏花灯—做花灯—品花灯”的内容链:先展示故宫藏清代宫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花灯视频,让学生感知传统工艺;再讲解花灯扎架(竹篾弯曲)、裱糊(宣纸裁剪)、装饰(剪纸、彩绘)的核心技法;最后引导学生在花灯上绘制传统纹样(如意纹、祥云纹),并书写元宵祝福语,使学生在创作中理解花灯承载的节日文化与民俗情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活传统美育课堂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易使传统文化学习陷入枯燥,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数字化互动、游戏化体验等方法,将静态的传统元素转化为动态的课堂活动。借助现代教学工具搭建沉浸式学习场景,能降低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门槛,激发主动探索欲;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则可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 [2]。
譬如,在教学鲁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龙的传人”中的《灵动的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利用 AR 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平板扫描教材中的龙纹样插图,触发动态演示——展现战国青铜龙、唐代三彩龙、明清九龙壁等不同时期龙的造型演变,直观呈现龙“从图腾到吉祥象征”的文化转变。随后设计“龙的设计师”角色扮演游戏: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鳞爪组”“角须组”“纹样组”任务,参考教材中“灵动的龙”的造型提示,结合 AR 中观察到的龙的特征,合作创作“守护家园的龙”。最后开展“龙的故事会”,让学生结合作品讲述龙的传说,使技法学习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避免传统教学中“画龙只画形”的局限。
三、链接生活场景,深化传统文化体验
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若脱离生活,易成为“纸上谈兵”。需将课堂教学与家庭生活、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课堂—家庭—社会”的文化体验链,使传统文化从“课本上的知识”变为“生活中的体验”,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而内化为文化认同[3]。
以教学鲁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寻找年味儿”单元的《春节蒸大馍》一课为例,教师就可通过生活场景链接深化体验。教学前布置“家庭任务”:让学生跟随家人学习蒸大馍的步骤,拍摄“揉面—塑形—装饰”的过程照片,记录家人讲述的“蒸大馍盼丰收”的民俗意义。课堂上先展示学生的家庭实践照片,分享蒸大馍的故事,再结合教材中“春节蒸大馍”的插图,讲解北方春节蒸大馍的习俗(如“枣花馍”象征吉祥、“元宝馍”寓意招财)。创作环节不用面粉(避免浪费),而是用彩泥模拟蒸大馍:学生参照家庭实践经验,捏制不同造型的“彩泥大馍”,并在表面用工具压出传统花纹(如格子纹、花瓣纹)。课后延伸“校园年味儿展”:将学生的“彩泥大馍”与家庭蒸大馍照片共同展出,邀请家长参观;同时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装饰春节餐桌,使传统文化体验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真正实现“美术学习服务生活、传承文化”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凭借深挖教材内涵、创新教学方法、链接生活场景三大路径,可有效实现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与创新实践,这种实践并非传统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重构内容、活化课堂、联动生活,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真正触摸文化本质。未来小学美术教育需持续深化此类探索,以美育为桥梁,让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助力培养兼具审美能力、创新思维与文化认同的时代新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赵浃琳.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嘉应文学 ,2025,(07):164- 166.
[2] 王羲筠 . 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8):61- 63.
[3]张高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8(10):121-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