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探析
李海威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建平 122400
引言: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养牛业危害极大,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急性病例可导致牛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则会引起牛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下降。随着养牛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研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可帮助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
1 病原特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无鞭毛和芽孢的小杆菌。长度通常在 0 . 6 -2 . 5 μ m ,宽度为 0 . 2 5 -0 . 6 μ m ,呈现球形或短杆状,且大多数情况下单独存在,偶尔成对或成短链排列。该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尤其在干燥空气中可在 2-3d 内失活,而在阳光直射下仅需数分钟便会灭活 [1]。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1 急性败血型
临床症状上最急性病例常突然发病,无明显前驱症状便迅速死亡。急性病例病初体温升高至
,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初期为浆液性,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病牛常出现腹痛症状,拱背弯腰,回头顾腹,有时出现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和黏液,病程较短,一般1-2 天死亡[2]。
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和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暗红色。胸腔、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浑浊液体,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质地变脆,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和坏死灶。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严重者黏膜脱落,肠内容物混有血液和黏液。
2.2 肺炎型
肺炎型临床症状以肺炎为主,病牛除表现全身症状外,呼吸极度困难,咳嗽剧烈,呈犬坐姿势,张口呼吸,流出大量泡沫状带血鼻液。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支气管呼吸音,随着病情发展,胸部叩诊出现浊音区,病程一般为3-7 天,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中,肺脏呈现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病变,肺叶充血、水肿,呈暗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病变部位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胸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膜与肺脏粘连。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带血黏液。
2.3 水肿型
水肿型临床可见病牛在颈部、咽喉部、胸腹部等部位出现炎性水肿,肿胀部位初期硬实,有热痛感,后期逐渐变软,皮肤呈暗红色或紫色。病牛呼吸困难,流涎,舌肿大,结膜充血、发绀,常因窒息或虚脱而死亡,病程较短,一般1-3 天。
病理变化为皮下组织和肌肉间有大量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咽喉部、颈部皮下组织高度水肿,切开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淋巴结肿大、出血,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
3 诊断方法
3.1 病原学诊断
3.1.1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无菌采集病死牛的肺脏、肝脏、脾脏、淋巴结、血液等病料,将其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接种采用划线分离法,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8-24 小时。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不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后,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开展生化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3.1.2 直接涂片镜检
选取肺脏、肝脏、淋巴结等病料制作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瑞氏或美蓝染色。先滴加染液覆盖涂片,染色1-2 分钟,再滴加等量缓冲液,轻轻混匀,继续染色 3-5 分钟,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典型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可初步判断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但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确诊
3.2 血清学诊断
3.2.1 凝集试验
利用已知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与待检牛血清按不同比例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反应。若血清中存在相应抗体,会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通过观察凝集程度,可判断血清中抗体的效价,常用于检测牛群是否感染过该病菌。
3.2.2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聚苯乙烯板上,加入待检样品,使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上的对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 - 抗体复合物反应。最后加入酶的底物,通过酶促反应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从而判断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诊断隐性感染、带菌牛,以及监测疫苗免疫效果。
4 防控措施
4.1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常用的疫苗有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疫苗、牛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等。犊牛在 3-4 月龄时首次接种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按照疫苗说明书使用,2-3 周后进行二次免疫。成年牛每年接种 1-2 次,在疫病高发地区,可适当增加接种次数[3]。
4.2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证牛的营养需求可以增强牛的机体抵抗力。合理控制牛群密度,保持牛舍通风良好、干燥清洁,定期对牛舍、运动场、饲养用具等进行消毒。避免牛群长途运输,如需运输,应做好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如提前进行疫苗接种、给予抗应激药物等。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牛的安静,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
4.3 严格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病牛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对病牛污染的牛舍、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可选用 1 % 火碱、 3 % 来苏儿、 5 % 石灰乳等消毒剂。病死牛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出售,防止病菌传播。
4.4 药物预防
在疫病高发地区或牛群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产生耐药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牛巴氏杆菌病对养牛业构成严重威胁,故准确诊断和及时防控至关重要。养殖者应增强防控意识,结合诊断方法,采取疫苗接种、优化饲养管理、严格消毒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许建勇 .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诊断及防治 [J]. 今日畜牧兽医 ,2025,41(03):113-115.
[2] 高军攀. 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 ,2024,26(01):42-43.
[3] 高瑞 , 赵辉 , 谢玉杰 , 等 . 牛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 [J]. 畜牧与兽医 ,2022,54(11):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