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与支持策略

作者

牟婷婷

新宾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113200

1 高中班主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前提

1.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首要前提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统一化”管理思维。高中学生已形成初步自我认知与价值判断,兴趣、思维、行为习惯差异显著。若仍用“整齐划一”标准要求,比如制定统一学习计划、采用单一评价维度,易压制学生个性棱角。“以生为本” 要求班主任将学生视为独立发展个体,学业指导中认可不同学生的学科适配差异,班级管理中尊重合理个性化表达,允许学生在不违纪律的前提下按自身风格参与事务,从理念上认可差异、接纳不同,为后续工作奠定思想基础[1]。

1.2 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质

通过多维度方式感知学生个性:日常观察中,留意学生在课堂互动、课间活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倾向,判断性格偏向;谈心谈话时,以平等姿态询问兴趣爱好、未来规划与成长困惑,挖掘内在需求与优势;家校沟通中,从家长处了解成长环境对个性的影响,避免仅依据在校表现形成片面认知。通过“观察+ 沟通 + 家校联动”,班主任构建学生“个性画像”,为精准尊重、针对性支持提供依据。

1.3 营造包容的班级氛围

营造包容的班级氛围,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保障,只有差异被接纳,学生才敢展现真实自我。班主任可从两方面发力:班级文化建设上,通过“尊重差异” 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独特爱好与成长经历,引导认识“不同”是班级活力源泉,同时预留“个性展示区”,让学生特长被看见;日常互动中,及时干预不包容言行,比如有人嘲笑内向同学时,强调安静倾听的价值,学生因个性化学习方法受质疑时,组织分享会打破“唯一正确”认知。持续营造让“尊重个性”成为班级共识,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安全感,释放个性潜力[2]。

2 高中班主任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策略

2.1 个性化管理策略

高中班主任实施个性化管理,需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质调整管理方式,避免“一刀切”。面对性格外向、活力充沛的学生,可引导其参与班级活动组织、纪律监督等工作,如让擅长沟通的学生担任班会主持人、负责小组协作协调,既发挥其社交优势,又培养责任意识;对于性格内向、心思细腻的学生,不强迫其在公开场合频繁表达,而是通过一对一交流了解其想法,鼓励其参与文案撰写、黑板报设计等需专注与创意的任务,让其在舒适的场景中展现能力。在学业管理上,针对学习节奏快、自主能力强的学生,可适当放宽学习计划限制,允许其自主安排拓展学习内容;对于需要引导的学生,制定阶段性小目标,通过定期反馈帮助其逐步建立学习节奏。个性化管理的核心是“适配”,既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又通过针对性引导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2.2 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搭建多元个性发展平台,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释放个性潜力的关键。在班级内部,可结合学生兴趣组建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如喜欢文学的学生成立读书分享小组,定期开展名著品读、散文创作交流;擅长艺术的学生组建文创小组,负责班级文化墙绘制、节日活动装饰设计;热爱运动的学生组建体育小组,组织课间跳绳比赛、班级体育联谊活动。在学业拓展方面,针对学生优势学科与发展意愿,推荐参与对应领域的校园活动,如鼓励理科突出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训、科技创新大赛,支持文科见长的学生参与辩论赛、演讲比赛。同时,利用班会、班级纪念日等契机,举办“个性风采展示会”,让学生自主展示特长,如乐器演奏、书法作品展示、编程成果演示等。这些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兴趣、提升能力,为个性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2.3 强化家校协同

强化家校协同,能形成尊重与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合力,避免因家校理念差异阻碍学生个性成长。班主任需定期与家长沟通,主动分享学生在校的个性表现,如告知家长学生在兴趣小组中的积极参与、在个性化任务中的突出成果,让家长直观了解学生个性优势;同时,倾听家长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看法与担忧,如部分家长可能因担心影响学业反对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班主任需耐心解释 “适度发展特长能缓解学习压力、提升综合素养”,并提供具体案例说明个性发展与学业进步可相辅相成。此外,可组织线上或线下“家校个性教育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分享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摒弃“唯成绩论”,关注孩子的兴趣与心理健康。通过常态化、深度化的家校沟通,统一教育理念,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宽松、支持的环境。

2.4 及时激励与引导

及时的激励与引导,能帮助学生巩固个性发展成果,纠正个性表达中的偏差,确保个性发展方向积极健康。当学生在个性实践中取得进步时,班主任需及时给予肯定,如在班级公开表扬学生在兴趣小组中的创意贡献、在展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或通过书面评语肯定其“敢于坚持自我、善于发挥特长”的品质,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增强个性发展的自信心。若学生在个性表达中出现不当行为,如因坚持个人想法忽视集体规则、因过度关注特长而放松学业,班主任需以包容的态度沟通,而非直接否定其个性。例如,与过度投入文创活动的学生一起分析“特长发展与学业平衡”的方法,制定“每周固定文创时间 + 每日学业打卡”的计划,引导其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兼顾集体与学业。激励侧重“强化积极行为”,引导侧重“修正偏差方向”,二者结合能帮助学生在个性发展中既保持棱角,又不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

结语

尊重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从树理念、知学生,到搭平台、促家校协同,需班主任以包容态度、科学方法推进。这既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也让班级形成多元生态。未来班主任需持续优化策略,适配学生需求,让尊重与支持伴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温莉娇 .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路径[N]. 山西科技报 ,2025-06-10(A06).

[2][1] 梁惠美 . 善做伯乐 , 成就人才——高中班主任怎样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 广西教育学会 . 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 . 合浦县公馆中学 ;,2008:76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