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 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叶月红
雷州市第一中学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导向。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学、评”存在脱节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素养提升。基于此,本研究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旨在探索实现三者协同的有效策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特点
(一)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能精准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当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时,教师会依据核心素养要求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评价则能及时反馈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促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这种一致性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升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与态度。
(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一致性的框架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能精准对接目标,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此一来,教学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三)推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该研究顺应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其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支持。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素养发展。它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与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推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创新,使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学生学习,促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策略
(一)强化目标导向,精准定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实现“教、学、评”一致,需强化目标导向、锚定核心素养。教师应深研课标,明晰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素养要求,结合学情与内容,制定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并贯穿教学、学习、评价全程。如此,教师教学方向明晰,学生学有重点,评价能精准反馈学生素养达成度,让教、学、评同频共振,提升育人实效。
例如:讲解“三角函数”时,教师依据核心素养要求制定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提升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能力。教学中,借实际周期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学习时,学生自主探究性质、小组讨论深化理解。评价环节,既考查知识掌握,又关注探究思维表现,如分析不同情境应用来评价素养,实现“教、学、评”围绕目标促素养提升。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教学过程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先展示建筑模型等生活立体图形激发学生兴趣,再抛出“如何计算不规则立体图形体积”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学生制作模型、测量数据尝试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评价时关注学生数学抽象、空间想象能力及合作表现。此教学过程优化后,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达成“教、学、评”一致。
(三)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反馈核心素养
完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保障。评价应全面覆盖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测试评价等。同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例如:在“数列”教学中,教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讨论参与度、答题准确性,考量其逻辑推理与数学表达素养;作业评价看重解题思路与创新性,尤其数列应用题中数学模型的合理性;测试评价设不同难度题,全面考查知识掌握与核心素养。教师定期反馈结果,与学生共析问题,针对性辅导,促进“教、学、评”一致。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核心素养教学能力
教师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方法与技巧等。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例如:某高中组织教师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培训。专家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概率统计”等案例,讲解教学设计与实施,还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等多元方法。教师们积极研讨、分享经验。培训后,教师将所学用于教学,如在“导数”教学中设计实际问题情境,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思维,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学能力,推动“教、学、评”一致。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意义深远。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明确了实现三者协同的有效路径,为教学优化提供了方向。未来,我们要持续深化研究,不断调整与完善策略,让“教、学、评”一致性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相信在一致性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学将更高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更充分的提升,为其终身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丁合艺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困境与提升对策 [J]. 华夏教师 , 2024, (17): 111-113.
[2] 尹秀粉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05):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