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或者创造性思维
朱雯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更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创新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环节,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为他们的认知世界打开一扇扇新奇的大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发散性思维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促进思维多元化发展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接触并深入理解多样化的文本,能够有效打破他们原有的思维框架,促进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学生不仅要把握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还需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这一综合理解的过程迫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进而锻炼了发散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材料中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观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进入不同的情境和角色,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他们拓展思维空间,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同时,阅读过程中的联想和类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阅读时,学生会面临诸如理解生词、推断文本深层含义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学生需运用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实践,他们逐渐学会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结合生活常识推断情节等,从而有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更为他们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应对策略。
(四)提升综合素养
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乃至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阅读活动中,学生需调动语言解码、信息整合、情感共鸣及批判性思考等多重能力,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技能,更促进了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这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创新的表达,为他们在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元学科领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通过阅读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助力他们在各个学科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滞后
目前,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层面,过分强调单词、语法和句型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导致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点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关注和引导。
(二)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教师通常采用师生一起阅读后讲解知识点的方式,很少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问题设计缺乏启发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类型往往偏向于事实性和封闭性,这类问题通常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明确答案,无需学生进行过多的思考和分析。这种问题设计方式虽然便于检查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却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限制了他们进行深入探究的空间。由于问题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无法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和创造。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了障碍。因此,改革问题设计方式,增加启发性和开放性问题,是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忽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却常被忽视。当前,教师和家长往往过分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在促进思维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这种倾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使他们难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信息和观点,进而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视野;而且,缺乏课外阅读的滋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长期以往,学生的思考方式可能变得单一而固化,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学习和生活挑战。因此,重视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思维边界、激发其创新潜能的关键所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缺乏系统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教师往往未能给予学生系统而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这导致学生缺乏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难以在阅读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和技巧。由于缺乏科学的阅读策略,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高效地提取信息、理解文本深层含义,更无法通过阅读这一重要途径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成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小学英语教师深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想象力的阅读环境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为此,教师精心策划了一次以“我的英语梦想世界”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被鼓励分享自己阅读过的英语故事,或是自己想象中的英语世界。有的学生兴奋地描述了自己在魔法森林中与奇幻生物的奇妙相遇,有的学生则讲述了他们在未来世界中的探险经历,还有的学生分享了他们通过阅读了解到的异国风情和文化。阅读分享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让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和魅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想象,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这样的阅读环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可能。学生们在阅读中畅游梦想世界,用英语编织属于自己的奇妙故事,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多样化阅读材料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刻理解到提供多元化阅读材料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和需求的关键作用。以“Animals”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主题为例,教师精心策划,不仅依托课本上的经典阅读材料,还广泛搜集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补充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严谨的科学科普文章,它们以清晰准确的笔触描绘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习性,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扎实的生物知识基础;同时,也包括了众多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这些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动物们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阅读这些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材料,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对动物世界的认知边界,学习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动物习性和生态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充分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油然而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享受着知识的滋养,思维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挑战中得到了锻炼和升华。这样的阅读教学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更为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旅行和智慧的启迪。
(三)启发式提问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深刻理解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经典童话故事“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故事讲解,而是巧妙地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If 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met a friendly wolf, what would happen?” 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纷纷跳出传统故事的框架,开始构思一个全新的故事走向。有的学生设想小红帽和狼成为了好朋友,一起探险;有的学生则想象狼改过自新,成为了森林里的保护者。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促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分析和推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更在思考中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为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和乐趣。
(四)小组合作与讨论
在组织小组合作阅读活动时,教师巧妙地将其融入到“Protect the Earth”这一主题教学中,旨在不仅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活动中,教师将学生科学分组,每组聚焦一个具体的环保主题,如珍贵的水资源保护、日益重要的垃圾分类或是空气质量的改善等。这样的分组策略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深入一个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探索。小组成员们共同阅读相关环保材料,这些资料涵盖了科学原理、现状分析以及成功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灵感来源。在合作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们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享着阅读中的新发现,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通过集思广益,各组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意和可行性的保护地球方案,有的设计了节水装置,有的规划了社区垃圾分类推广计划,还有的探索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思维导图与可视化工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思维导图和可视化工具,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学习关于“Seasons”的文章时,这一方法发挥了显著效果。阅读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四季的各自特点、人们在不同季节中的活动、以及各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状况等,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系统地呈现出来。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们首先识别并提取文章的核心要点,随后将这些信息以图形化的形式组织起来,如用不同颜色或图标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下再细分出具体的子主题,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游泳、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等。通过这样的视觉化表达,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不仅帮助学生快速回顾和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促进了他们对四季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入思考。此外,思维导图的使用还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锻炼了他们从大量信息中提炼核心要点并条理化表达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Seasons”主题的理解,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把握文本精髓,提升学习效率。
(六)鼓励创造性表达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将阅读内容转化为个人作品,以此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一过程在学习“My Family”这一主题时尤为生动。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学生们对家庭的概念、成员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家庭生活的点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创造性写作、绘画或表演等形式,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选择用英语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家庭的温馨瞬间,如共进晚餐时的欢声笑语、周末全家出游的快乐回忆,或是家人间无声的支持与鼓励,这些文字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更流露出对家庭深深的情感依恋。另一些学生则拿起画笔,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家庭画像,画面中有父母慈爱的眼神、兄弟姐妹间的嬉戏打闹,还有家中特有的小物件,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家的深情厚意。在课堂上分享环节,学生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无论是通过文字还是图像,都传递出对家庭的热爱与珍视。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让他们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My Family”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更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宝贵平台。通过接触和理解多样化的文本,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挑战自我,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思维维度。因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插上了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为未来的无限可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娄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学科素材的关联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5,(02):56-59.
[2]刘雅.基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3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