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郗羽寒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石嘴山 753000

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随着学生群体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辅导员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探索新时代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策略,成为提升其教育效果的关键。

1. 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辅导员工作已经不是停留在一般的事务性日常管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思政工作作为辅导员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联系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一个中间环节。关系到学生发展进步问题,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 [1]。作为辅导员不仅仅只是教给了学生什么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教导引导来影响、塑造学生们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为。

2. 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高校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影响

当下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态势。在信息技术社会迅速发展下,能够使学生成为世界思想的荟萃,同时构成极其错综复杂的思想生态。对于部分学生来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太过单一和陈旧,无法与学生的思想达成深层次的思想认同。此外,文化背景、人生经历不尽相同的大学生也难以达成思想共识,造成辅导员工作也日益艰巨[2]。如何通过多元思想冲撞进行价值共性挖掘,使学生产生正向的思想导向,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成为辅导员最为棘手的问题。

2.2 辅导员资源与支持不足的问题

尽管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资源和支持的缺乏使得他们的工作难以充分展开。辅导员不仅要面对繁重的管理任务,还要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生活问题。然而,现有的培训、教育与支持体系并未能给予辅导员足够的专业支持和发展机会[3]。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巨大,缺乏有效的专业培训和政策支持,导致许多辅导员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瓶颈,难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3. 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3.1 强化辅导员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

辅导员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满足于管理者,而是要充当教育者和引导者。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及错综复杂的思想认知,都需要一个可以带领其走出困惑、为他们注入智慧的力量和情怀的人。而事实上,现实中广大辅导员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尽管辅导员缺乏责任感的说法并不现实,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辅导员在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上尚存不足,这也严重制约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辅导员要想真正地实现“育人”的根本责任,这就要求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既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而是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培养,不仅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等,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心理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在发现学生的心理差异和情绪变化的时候,还要学会转变、转换思维模式,真正做到与学生产生共鸣 [4]。为了真正实现辅导员素养的提升,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走向深层次,必须要从系统性教育方面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大辅导员的知识面,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着手培育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系统性的知识储备。此外,还要注意辅导员情感智力的提升,让辅导员充分了解学生的心声,解决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困惑等,着力从培养辅导员的角度构建培养机制,通过学校设立辅导员学习平台、定期辅导员培训、通过辅导员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和调动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发展。

3.2 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

在“新常态”下,学生思想观念具有多元性,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出现一定的不适用性,这就要求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从而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首先,辅导员应跳出课程范畴进行知识点的传授,更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需求与情感的变化,优化教育内容,从更贴近学生现实的角度进行。例如社会焦点、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少部分可采用纯理论化的说教形式。其次,教育方式也要走出以说教为主的固定模式,尽量转变传统的模式为与之有更多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育与引导的主动权给学生,将学生观点抛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一些价值观的问题,让学生增强对自己的主动认可,从而促进他们的内生认同、主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导员同样也可以在教学中将线上的网络、社交媒体等与学生建立沟通模式,以避免传统教育的空间时间和环境限制,形成更深层次的思想沟通模式 [5]。

3.3 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支持体系

辅导员工作不仅仅需要辅导员的投入,学校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予辅导员必要的支持。在现实中,辅导员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心理负担,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的情况下工作,导致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效率。因此,辅导员工作需要学校支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支持体系。学校要给予辅导员更多政策上的扶持,使辅导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发展和心理支持,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并建立心理支持和资源共享机制,帮助辅导员在遇到学生情感问题和各种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及时得到指导。另外,学校可通过构建多部门合作平台,鼓励辅导员与教学、心理、行政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共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样能够使辅导员更好地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践行育人使命[6]。

结束语:

新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主要是从提升辅导员相关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精准有效,从而实现辅导员在工作当中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波 , 刘亮 , 张志学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J]. 葡萄酒 ,2024(23):0244-0246.

[2] 姚早霞.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3(2):122-124.

[3] 许桂芳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J]. 邓小平研究 ,2023(2):94-101.

[4] 卢倩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研究[J]. 大学(思政教研),2024(11):31-34.

[5] 刘超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2024(10):112-114.

[6] 周永启 .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2024(5):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