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

作者

平措班久

西藏那曲市班戈县普保镇文化服务中 西藏班戈县 852500

一、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基础

(一)文化需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统一

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在目标取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文化服务通过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社区建设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组织文化活动,为文化服务提供载体和平台。二者共同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培育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需求的满足能够激发社区参与热情,促进社区关系和谐。社区环境的改善又为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好条件,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目标的一致性为二者的互动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资源要素的互补共享

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在资源要素上具有互补优势。文化服务系统拥有专业人才、活动内容和组织经验等资源优势,能够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社区建设积累了场地设施、群众基础和本土知识等资源,为文化服务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传统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是二者共同的发展基础,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实现 "1+1>2" 的发展效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参与主体的协同互动

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在参与主体上具有协同潜力。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为二者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文化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培育内生发展动力。社会力量提供多元支持,丰富发展资源。居民群众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也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能够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通过明确各方职责、畅通协作渠道、完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主体协同效应,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深度融合。

二、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机制

(一)需求对接机制

建立有效的需求对接机制是促进良性互动的基础。开展文化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农村居民的文化偏好和参与意愿。建立需求表达渠道,鼓励居民提出文化服务建议。定期组织需求分析,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建立反馈评价制度,及时了解服务效果和改进方向。需求对接机制的核心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避免服务供给与社区实际脱节,确保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社区发展需要。通过需求的有效对接,可以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持续活力。

(二)活动载体创新

创新活动载体是增强互动效果的关键。结合传统节庆和农事季节,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开发参与式文化项目,激发居民创作热情,培育社区文化内生动力。建设数字文化平台,拓展线上活动空间,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活动载体的创新需要立足社区实际,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群众参与,使文化活动真正成为连接居民情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促进社区文化生态的多元发展。

(三)资源整合机制

健全的资源整合机制是保障持续互动的支撑。统筹各类文化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整合部门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工作合力。吸纳社会资源,拓宽投入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挖掘本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文化品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互通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通过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源、引入增量资源,为基层文化服务和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系统化的资源整合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

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促进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深度融合的对策

(一)完善服务体系

构建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融合发展的基础。健全服务网络,实现文化设施社区全覆盖。充实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创新服务方式,采用预约式、订单式等精准服务模式。培育服务队伍,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和质量要求。强化服务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坚持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既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又满足多元文化需求,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系统支撑。

(二)激发社区活力

激发社区内生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培育社区文化骨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展社区文化组织,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营造文化氛围,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彰显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激发社区活力需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培养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生态,能够为基层文化服务提供肥沃土壤,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治理模式

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是提升互动效能的重要保障。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架构,明确各方权责。建立协商议事机制,促进沟通合作。完善评估监督制度,确保工作实效。推动数字化治理,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培育社区文化自治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治理模式需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协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文化治理新格局。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能够协调各方关系,整合各类资源,为基层文化服务与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结束语

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研究,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视角。本文构建的互动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提供了系统指导。研究表明,通过完善需求对接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健全资源整合体系等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乡村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与社区建设的互动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各级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支持力度,为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社区组织和居民群众应增强主体意识,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共建美好精神家园。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与社区治理创新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基层文化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将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丽 .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筑梦路 [J]. 文化产业 , 2025,(19): 43-45.

[2] 让基层群众感受公共文化服务新品质 [J]. 党建 , 2025, (06): 54-55.

[3] 廖筱逊.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 2025, (08):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