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研究
白颖娟
承德县六沟学区中心校 河北省承德市 067406
引言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基础是系统化思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入手,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时,教师应当重点关注教学前的准备,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应提高单元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践行新课改相关要求,努力打造高效、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
1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概述
1.1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特征
首先,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从单纯的计算能力提升到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其次,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逐步深入进行的。教师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1.2 单元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单元教学理念和方式切实发挥作用。第一,关联性原则。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关联性原则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时,应注重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以及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非均衡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同数学知识点的难度、重要性、深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中应注重对不同知识点的差异进行处理,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点的难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难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教学进度的加快,学生变得越来越难教。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写出公式,学生就生搬硬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写出公式,学生就容易混淆,找不到解题头绪。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数学很难学,主要是读不懂题,找不到思路,不知道怎么算。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在教的方面,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多数教师都会积极备课,认真挖掘课本教材及教学用书,但是对所教内容在整个单元板块中的重要性及目标要求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深入挖掘这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联性,使备课只是立足于当下所教的课时内容,导致此部分知识的教学成为“孤岛”,不利于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在教学时,部分教师每讲一个例题,就直接要求学生在相应的练习题下进行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强化知识应用。但是针对例题展开的变形训练少之又少,使学生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难以汲取更多的方法和经验,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需求。
3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
3.1 注重主题研训,实现有效推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对单元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主题教学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机械讲解给学生,尽管有单元教学的想法,但缺少相应的培训,未能付诸教学实践。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单元知识的训练,让学生进行探讨、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促进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
3.2 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要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发展性与可操作性。当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内容结构之后,从大范围、大角度制订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将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实施于探究活动中,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围绕着“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1)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培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量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2)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究到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迁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探究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数学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用面积公式计算规则图形、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5)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
3.3 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
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从学校层面而言,首先,校方应该将单元化教学模式纳入教学目标规划中。从前期的教学试行到中期的教学观摩再到后期的教学考察,校方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督,力求从教学制度层面做好单元化教学的保障。其次,校方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单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具体来说,校方可以在校内组建教研小组,由教研小组组织单元化教学观摩课、教学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此外,校方也可积极创造校外学习和培训机会,利用专家讲座、校外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让教师的教学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最后,校方应当做好教学资源的基本保障。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资源,学校都应当将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资源保障中,从基础教学设施、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库更新等多个方面做好教学资源的供应和扩充。
3.4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的探究活动与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紧密相关,学生也会在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问题情境要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要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要为核心素养服务。问题的创设要由浅入深、从近及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则,具有科学性。问题情境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并转化为核心问题进行研究。
结语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应能满足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需求,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单元教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实施常规性单元教学、联通性单元教学、专题性单元教学、结构性单元教学,以及阶段性单元总结,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建构思维方法,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实现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莫友娟.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J]. 教育界,2021(34):31- 32.
[2] 杨丹华.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新途径[J].新课程,2021(46):68- 69.
[3] 高子林. 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 教学与管理,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