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网络社群化下公寓学生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作者

陆姣姣

南通理工学院 学工处 226600

一、引言

在 21 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网络社群化现象尤为显著,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公寓,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学生休息和娱乐的空间,更是他们思想交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环境。在网络社群化的浪潮下,公寓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而是与虚拟世界紧密相连,形成了线上线下交织的复杂社交网络。

网络社群,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们的广泛参与。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能够轻松聚集在一起,分享生活点滴,交流学习心得,甚至形成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这种跨时空的交流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然而,网络社群化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网络信息的繁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网络社群可能导致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产生社交隔离感,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此外,不同网络社群中的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使学生在面对选择时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价值观偏差。

面对网络社群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引导公寓学生的思想,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不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更需要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网络社群化背景下公寓学生思想引导的策略,通过分析网络社群化对公寓学生思想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引导措施,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网络社群化对公寓学生思想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拓宽视野,促进交流:网络社群为公寓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地域、文化、背景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和观点,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增强归属感:在网络社群中,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促进自我表达:网络社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2.2 负面影响

信息过载与误导:网络社群中信息繁杂,良莠不齐,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

社交隔离:过度依赖网络社群可能导致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产生社交隔离感,影响身心健康。

价值观冲突:不同网络社群中的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使学生在面对选择时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价值观偏差。

三、网络社群化下公寓学生思想引导策略

3.1 建立线上线下双结合机制

线上互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论坛等网络工具,建立公寓学生线上交流社群,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线上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

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线下活动:结合公寓文化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如主题讲座、文化沙龙、志愿服务等。通过线下活动,增强学生的现实社交能力,促进思想观念的交流和碰撞,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

3.2 精准融入不同网络社群

识别关键社群:通过对公寓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测和分析,识别出影响力大、活跃度高的关键网络社群。针对不同社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引导策略。

建立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融入关键网络社群,与学生建立信任和联系。通过参与社群讨论、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等方式,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精准引导:针对不同网络社群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话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观点,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讨论。同时,关注社群中的边缘节点和沉默用户,通过一对一沟通、私信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3 强化公寓文化建设

营造文化氛围:在公寓内设置图书角、休闲区等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海报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开展文化活动:结合公寓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电影放映会、才艺展示等。通过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思想观念的交流和融合。

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学校特色和公寓文化特点,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寓文化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公寓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和关注。

3.4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定期对公寓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指导。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公寓管理人员工作激励机制,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公寓管理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强化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通过责任落实,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和落实。

四、结论

网络社群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寓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深远影响。面对网络社群化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引导策略,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双结合机制、精准融入不同网络社群、强化公寓文化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等措施,促进公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项目号 2025XK(R)09,项目名称:新时代民办高校学生公寓危机应对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