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梳理 简要复述 感受神奇
金鑫
慈溪市周巷镇云城小学
一、借助插图,梳理脉络
插图不仅是课本与文字的附庸,其所具有的审美性和价值观念也会被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注意和吸收。作为一种视觉表征,越是生动形象的插图,就越能清晰明确地阐释课文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应当利用好课内插图,帮助学生借助插图快速抓住文章脉络。
二、抓关键词,学会复述
复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脑海中进行二次创编的过程。学生在依托原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复述是学生创造能力的体现。可见,抓住神话故事的关键词,不仅让学生迅速地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和脉络,而且为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进行二次创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要求学生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需要学生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清楚完整地讲出来。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起因。引导学生用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把“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概括成“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第二步,由帮到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这个方法来概括故事的经过、结果。教师可以下发学习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搭建一个清晰的框架。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后,展示优秀成果,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么概括的。
【教学片段 2】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故事的起因。故事的起因写的什么呢?你找到了什么关键词来概括一下?
生: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师:“宇宙混沌一片”,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盘古沉睡”,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生:因为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
师:你学会了信息加工,真不错!刚才这位同学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了故事的起因,接下来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概括故事的经过、结果。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生:盘古开天辟地。
师:你根据哪些关键词概括出来的呢?
生:拿、劈、变成了天,变成了地。
师:连起来就是“盘古醒来,开天辟地”,那么盘古开天地做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呢?
生:盘古顶天立地。
师:抓住了重点,言简意赅,这时候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最终形成了天地。
师:顶天立地,天地成形,这是盘古做的第二件事,结果又是怎么样呢?
生:他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师:去掉修饰语,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世界,这是其中的一个结果,另一个结果,你能发现吗?
生: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对,身体变化。你们能不能借插图和关键词,把它们串联起来讲这个故事?请你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更完整?
师:讲述中加入“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这样的时间词,可以让我们的复述更流畅。请你试着用上表示时间的关联词,再来讲讲这个故事。
通过引导学生用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抓起因中的关键词,将知识进行横向迁移,让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概括故事的经过、结果,加上表示时间的关联词,能够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完整流畅地复述出来。采用同桌之间互相比赛的方法,激发
学生复述的积极性。
三、感受神奇,品味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神话故事是远古先民在面对种种自然界的神秘现象,通过对宇宙苍穹的积极想象,勾勒人类对于宇宙自然法则的轮廓。这类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奇的能力和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本单元中的盘古、女娲、精卫都是主动积极地以神奇无比的力量在征服自然,造福人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从欣赏文学作品的神奇进阶到体味文化精神。
(1)感受神奇
人物神奇。盘古“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从时间词“一万八千年”中可以感受到人物沉睡之久。“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宇宙便“裂开了一条缝”;面对黑暗,盘古拿起斧子劈过去,“‘大鸡蛋’碎了”。从这些描写中,读者感受到他的力大无比。天地分开后,盘古的身体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最后变成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地之间。
数字神奇。盘古一觉睡了“一万八千年”,这里的数字让人觉得神奇。在《五运历年记》中记载的数字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万八千岁”就是“一万八千年”。“一日九变”,就是一天内发生了九次变化。在古代,人们经常会用到“九”这个数字,一般是表示“多”的意思,是虚指而非实指。所以这里就是指一天变化了很多次。
(2)品味文化
在混沌一片中,盘古醒来开辟天地。之后盘古顶天立地,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直到天地彻底分开之后,他才倒下去。盘古勇敢执着,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歌颂。在他倒下以后,身体化作万物,读者会感受盘古的勇于创造。世界因盘古而生,他勇于创造的形象跃然纸上。全文最后一句“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既从内容上总结了全文,也给予了盘古这个人物最高的评价— 伟大。
中国神话主要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战争神话三类。本文《盘古开天地》就属于第一种创世神话。这类神话故事都是紧紧围绕“人的生存”的母题,神话里的英雄人物都以神奇无比的力量在征服自然,改变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状况。这说明,我国古代神话中包蕴着面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品味这种精神。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勇敢地去创造,去奉献,去向着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
中国传统神话是蕴含并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观念的宝库,包含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这些传统神话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涤荡,呈现出深邃丰厚的面貌,承载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润泽天下的文化精神。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阅读、复述的方法,更要搭建阶梯,让学生们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杨敏芬.感悟人物形象 感受神奇想象[J]云南教育,2022,(7):44~45
[3] 陈娟. 借助“神奇”教神话[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