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设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路径的研究

作者

于利华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群文阅读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亮点形式,强调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与主题聚焦性。“议题设计”则是群文阅读的灵魂,决定着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如何经过科学合理的议题激发学生在文本间穿梭、思维间跃迁,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课堂实践,聚焦“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中的作用机制,尝试寻找提升学生思维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设计”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日益受到重视,它强调经过多篇文本的整合,引导学生在横向比较与纵深探究中建构意义。在实际课堂中,议题设计往往流于表面,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许多教师在选题过程中仅关注文本的主题相似性,忽视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问题意识的引导力,导致议题难以真正触及学生的思维核心。文本之间虽有表层关联,却缺乏思维连接的张力,使得教学变成了机械的信息归纳而非深度理解的过程。

教师在议题设计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理念支持,更多依赖经验判断,缺少理论框架的指导。未能充分运用“教学内容组织”与“思维进阶理论”等专业概念,使得议题的设定难以引发学生高阶思维的介入。在群文阅读中,理应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条,促进学生形成分析、比较、批判与建构等多维度的认知活动,但现实中教师常以概括主旨或总结感悟替代真正的问题探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深刻性。

在教学资源与评价机制方面,也存在制约议题有效生成的问题。受限于教材编排、教学进度以及传统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议题时往往倾向于“安全型”话题,避免争议与复杂思维的引入。这种趋于保守的倾向,使得群文阅读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思辨性与生成性,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难以形成自主探究与多角度分析的习惯,进一步削弱了群文阅读中议题激发深度思考的潜能。长此以往,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使语文课堂逐渐固化为低水平重复的文本解读,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深度思考的“议题设计”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设计若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必须立足于文本群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认知需求,构建具有思维挑战度的问题情境。议题不应只是文本内容的概括或主旨升华,而应具备“问题驱动”与“意义生成”的双重功能。教师需要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围绕文化理解、语言建构、审美鉴赏与思维发展等维度进行统整设计,使议题成为连接文本与学生思维的桥梁,真正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与思维迁移。

策略上应强调“多维统整”的设计路径,将文本内容、语境背景与学生经验相融合,创设真实而复杂的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差异、在质疑中重构认知。围绕“英雄人物塑造”这一议题,可选取多个时代背景下的文本,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行为、社会价值等角度展开探究,不断深化文本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运用“支架教学”策略,经过“问题链”逐步推进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在群文之间的比较阅读中形成探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实施路径上,应注重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与课堂互动的生成性。议题引入阶段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兴趣,探究过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式理论进行知识迁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表达与建构阶段,应鼓励学生多视角表达、多维度反思,实现由浅层理解向深度思考的过渡。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以反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让议题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驱动点。

三、“议题设计”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成效与反思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围绕核心议题进行有梯度、有张力的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合理设定富有探究价值的议题,学生能在文本间建立纵横联系,更能在思维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现象、文本内涵与文化意义的理解。教学观察发现,当议题具备一定的思辨性与开放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更具条理,表达也更趋逻辑化,体现出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视角逐步发展的趋势。

从学生学习行为来看,议题驱动下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欲望。对多个文本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梳理,学生逐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信息、建构观点。这一过程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契合当前语文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在多次群文阅读议题实践中,学生展示出更高的文本迁移能力与跨文本思维能力,表现为能主动引用相关材料支持观点、整合多方信息进行表达,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部分议题的设计仍存在过度依赖教师思维、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缺乏生成性与差异化应对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在思维挑战中出现理解断层。议题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与资源整合也有待优化,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引导仍需更加精细化与层层递进。要真正发挥议题设计在激发深度思考中的作用,教师还需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完善议题生成机制,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教学统整能力,实现教学的真正提质增效。

结语:

本文围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议题设计”展开深入探讨,聚焦其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方面的策略与实践路径。经过问题导向、理论支撑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议题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推动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议题设计能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潜力与思维张力。未来应继续加强教学实践与理论融合,推动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断优化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 王雪芳 .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设计的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探索 ,2021,41(5):115-117.

[2] 陈晓燕 , 周颖 .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视角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0,36(12):42-44.

[3] 胡晓琳 , 陆洁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50(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