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基于初中华师版教材函数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作者

刘芮宇 曹鑫宇 张悦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实验学校 130062

一、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关键学科,其教学成效对学生综合素养影响深远。华师版教材中,函数知识安排在八年级下册开始,依次为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下学期学习二次函数。传统单课时教学易使学生对函数知识理解碎片化,而函数单元整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宏观把握知识内在逻辑与联系,深化对函数概念、性质及应用的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契合“双减”提升课堂效能的要求,因此探索“双减”背景下基于初中华师版教材函数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意义重大。

二、“双减”背景下基于初中华师版教材函数单元整体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助力系统知识构建

华师版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独具匠心,单元整体教学能引导学生洞察不同函数间的内在关联。从八年级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再到九年级的二次函数,虽各有特性,但本质皆为描述变量关系。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比三者的表达式、图象与性质,助力学生全面把握函数知识体系,明晰函数间的变化规律与联系,提高学习效率,为高效课堂筑牢知识根基。

(二)满足个性学习需求

“双减”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基于华师版教材的函数单元整体教学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能力定制分层教学活动。在八年级一次函数教学中,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从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着手,巩固基础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其探究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拓展思维。九年级二次函数教学同样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营造积极高效的课堂氛围。

(三)培育数学思维能力

函数单元整体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八年级一次函数教学中,借助行程问题构建函数模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九年级学习二次函数时,通过分析图象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利润最大化问题,提升学生数学建模与实践能力,为高效课堂注入活力。

课堂策略

三、基于初中华师版教材函数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

(一)基于核心素养规划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如八年级一次函数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模型;九年级二次函数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直观想象素养,帮助学生通过函数图象理解其性质。整体目标设计需结合华师版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1. 重组内容破顺序

突破教材顺序限制,整合函数教学内容。集中讲解不同阶段函数图象平移知识,引导学生对比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图象平移规律,深入理解图象平移本质。同时,有机融合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知识。在初中阶段,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情况,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学生在已有初中函数知识基础上,借助二次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更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通过函数图象求解不等式解集的方法,构建起更完善的函数与不等式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整合,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构建起相对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为高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融入实例增趣味

结合华师版教材特点,丰富生活实例融入函数教学。八年级利用行程、工程问题引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以投篮、喷泉等实例讲解二次函数。如讲解二次函数最值时,以销售利润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并求解,使抽象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新多元教学方法

1. 项目学习促能力

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八年级组织“利用一次函数规划校园义卖活动”项目,让学生收集数据、建立函数模型,确定商品价格与销量关系。九年级开展“用二次函数优化小区绿化布局”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视野。

2. 信息技术助教学

充分借助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函数教学。八年级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过程,九年级通过其演示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学生亲自操作软件探究函数,直观理解函数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精心设计分层作业

1. 分层设计提质量

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等因素设计分层作业。八年级一次函数基础层作业侧重于表达式计算、图象绘制等基础知识巩固;提高层作业注重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拓展层作业鼓励学生探究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创新应用。九年级二次函数分层作业同理,基础层巩固表达式与图象性质,提高层解决复杂实际应用问题,拓展层开展跨学科应用探究。

2. 严控总量保减负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基础层作业量少且难度适中,提高层与拓展层作业题量合理且难度增加。教师及时批改反馈作业,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减轻学习负担,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论

“双减”背景下,基于初中华师版教材函数单元整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虽面临挑战,但通过规划教学目标、整合内容、创新方法、设计分层作业等策略,能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素养。教师应提升专业能力,适应“双减”要求;学校与教育部门应提供支持,推动初中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未来奠基。

本文系:长春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单元整体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JKG20250490)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2023 年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非毕业年级高效课堂的研究》(JKBLX2023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