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谭华媚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第一初级中学 537127
引言
伴随“双减”政策推进与核心素养理念深化落实,初中化学教学进一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及系统性理解能力。然而,在复习这个阶段,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解说、海量做题的方式,未留意学生对知识逻辑的构建,不易切实增进综合应用水平。以图形化形态呈现的思维导图是学习工具,合乎初中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利于以可视化形式展现零散知识点,以此增进学习的结构条理与逻辑性。本文预备围绕“思维导图融入化学复习课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究,依托教学实例,探讨现实里的问题及应对手段,为教师教学实践给予借鉴。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价值概述
思维导图借助构建关键词、图形、色调以及层级间的关系,把抽象知识以可视化模样展现,助力学生复习时更清晰洞察知识关联。例如,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复习环节中,教师可启发学生把定义、例证、判别依据等以分支形态列出,促进记忆强化,且增进理解程度[1]。此外,思维导图还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驱动他们往图里加入个人批注或现实生活实例,增进知识的迁移水平。
二、当前初中化学复习课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复习内容碎片化,学生缺乏系统认知
多数复习课按章节或考点进行回顾梳理,讲授方面教师主导占比高,学生一般只看重“考点”,而非“知识结构”。知识点彼此孤立分散,不能形成内在逻辑联系,导致综合题处理难度增大,由此及彼能力欠佳。
(二)课堂主导偏重教师,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实施复习活动的阶段内,教师为节省复习所用时间,一般采用讲解的方式,学生主要是听讲,然后抄录笔记,欠缺主动思索与言语表达的空间 [2]。学生容易形成依赖的心理模式,欠缺自主归纳与整理的能力。
(三)复习方式单一,学习动力不足
复习课往往在新意方面欠缺,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更可能陷入“劳累—迷茫—弃置”的消极轮回,教学功效微乎其微。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前引导:构建导图模板,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线索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筹备前期,教师可按照课程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半成品思维导图模板作为引导工具。例如,当开展“金属与酸的反应”知识模块复习时,教师可以把“金属与酸的反应”设为中心主题,另外分设“反应达成条件”“反应生成的物质”“一般例子”“实验中现象”等一级分支,预留二级和三级分支的空白区域,供学生做补充填充。
教师此阶段重点不宜仅停留在“内容的交代”,而要引导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他们凭借图形结构提出问题,尝试补充与拓展思维导图。例如,为何特定的某些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可部分金属却无法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当进行导图填写之际,学生得查阅课本、复习笔记,也或是依据实验记录佐证,提升信息汇聚整合能力,教师可采用分层指导方式,向基础情况有别的学生提供差异化模板或范例,完成精准施教。
(二)教学中应用:课堂互动制作导图,提升参与与理解
在复习课教学实施阶段,思维导图可作为课堂互动与小组合作的有效载体,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其知识梳理与表达水平。例如,在“酸碱盐”一章复习时段,教师可对学生实施分组,每组各自挑选一个子主题,如“盐在分类方面的情形”“酸的性质表现”“碱与酸的中和效应”等,要求各小组在约定时间绘制主题思维导图,稍后在黑板、投影上进行展示及讲解。
此形式不仅冲破了传统“教师讲谈、学生记存”的复习方式,还把学习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以合作绘图及课堂讲解为途径,学生于互动进程中不断自我纠错,实现知识再建构。同时,教师可在展示后进行针对性点评与补充,协助全体学生厘清知识空白与逻辑紊乱处。
(三)教学后巩固:导图拓展与评价机制双轮驱动
完成复习课堂教学后,思维导图教学价值的发挥远未终结,而应通过课后拓展与多元评价机制继续发挥其整理、反思与提升效能 [3]。教师可以去布置“导图式复习笔记”事宜,要求学生按章节划分,生成体现个人特色的导图,对课堂内容重新处理后加以梳理,用作自主复习素材。对于常见的出错题目或者易混淆的知识要点,可引导学生绘制“错题归纳导图”或“易错概念辨析图谱”,借助可视化图表剖析出错缘由、正确知识以及纠正途径,实现切实有效的深度内省。
同时,教师应建立多元导图评价机制,把过程性评价跟成果性评价结合起来。不妨设立“导图陈列栏”或是“线上导图分享板块”,使学生相互观摩、评判各自的学习产出,促发学习动力以及竞争意识水准。从评价的标准维度,可综合考量“内容完整性”“逻辑清晰度”“图形美观性”“知识延展性”等多维度进行打分,引导学生形成更完善的思维导图表达水平。此外,借助数字化媒介(如 Xmind、幕布、百度脑图这类平台)完成导图的制作与保存,既利于师生开展交流与反馈,更为教师后续教学供应可持续的数据依托。借助该类教学结束后的巩固模式,学生可多次梳理、持续改进知识框架,促进复习效率与学习深度进一步拓展。
总结
以逻辑性与可视化相融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为初中化学复习教学开拓了新方向。它不仅成功处理了复习进程中知识碎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学习驱动力不强等状况,还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系统思维能力成长。教师于具体教学当中需结合学科特点跟学生实际状况,恰当设计导图运用办法,促成教学内容及思维训练双重增进。未来,思维导图应用可进一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延伸多元学习空间,拉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往更高效达成、更精准施策、更深度探究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 王银娟 .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5(17).
[2] 廖慧婷 . 思维导图辅助 PBL 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D]. 海南师范大学 ,2023.
[3] 王凤峰.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2025.
本文系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四步”复习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4340001B)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