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挖掘与教学实践
伏兴成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628407
一、引言
“以史为鉴” 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对过往历史的系统性审视与深度思考,从中提炼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成果、总结可资借鉴的教训启示,为当下的生活实践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和方法论参考。在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这一理念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历史教学的目标已从传统的知识记忆与复述,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现实问题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学生将历史学习视为孤立的知识点记忆任务,难以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认识模糊,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与方向。因此,深入挖掘 “以史为鉴” 的现实意义,并将其有效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成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课题。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践行 “以史为鉴” 的理念,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搭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逻辑桥梁,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探索、深入思考现实问题、积极应用历史智慧,具体可通过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展开。
(一)梳理历史脉络,提炼核心经验
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时间为轴线,以关键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特定历史领域的发展脉络,精准把握其中的因果关系、阶段特征与内在逻辑。例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时,可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秦朝的灵渠,到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再到宋元时期的治理黄河工程等入手,让学生分组梳理每一项工程的修建背景、技术方案、组织管理模式、发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具体内容。在梳理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时间轴、思维导图、表格对比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历史信息,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二)关联现实问题,搭建借鉴桥梁
在学生已经掌握历史事件的核心经验与深层智慧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选取学生身边的、社会关注度高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找到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搭建起从历史到现实的借鉴桥梁。例如针对当下城市内涝频发、影响居民生活与城市运行的现实问题,可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如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北京的龙须沟、南京的秦淮河排水体系等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对比古代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维护机制与现代城市排水设施的异同,深入思考古代排水智慧对解决现代城市内涝的具体借鉴意义。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链,如“古代排水系统如何实现雨水与污水的分流处理?这种模式对现代城市管网设计有哪些启示?”“古代政府在排水系统维护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对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有何借鉴价值?”“如何将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城市排水体系?” 等,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推动学生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灵感。
(三)组织实践探究,深化理解应用
结合前期关联的现实问题,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 “以史为鉴” 理念的理解,提升将历史经验转化为现实应用的能力。例如围绕当地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等现实议题,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探究主题,通过查阅地方志、走访当地文史专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与现状环境、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历史上当地在应对类似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局限,评估这些历史经验对当下解决相关问题的借鉴价值,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技术条件,制定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建议方案。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在学生确定探究主题阶段提供选题参考与可行性分析指导;在资料收集阶段指导学生如何筛选权威信息、辨别史料价值;在方案制定阶段引导学生平衡历史经验的适用性与现实条件的约束性,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四)反思总结提升,形成思维习惯
实践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反思总结,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中提炼经验、发现不足,实现认知层面的升华与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全面回顾从历史脉络梳理到现实问题关联,再到实践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深入思考自己在各个阶段获得的认识、遇到的困难、采取的解决方法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认真分析自身在历史思维、资料分析、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思总结活动,如撰写详细的学习心得报告,在班级内举办成果展示会并进行互评,邀请教师进行针对性点评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与交流平台。在反思总结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中跳脱出来,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如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筛选有价值的借鉴经验,如何辩证分析历史经验在现实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如何将历史智慧与现代需求有机结合等。
三、结语
“以史为鉴”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更能显著提升学生运用历史智慧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成熟的历史思维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学科的价值,更能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推动历史教育向更具实践性与育人价值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亚明 . 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史为鉴”的应用研究 [J]. 历史教学通讯,2024(3):45-49.
[2] 王芳 . 基于“以史为鉴”理念的历史教学策略探讨 [J]. 中学历史教育,2024(5):18-22.
[3] 张强 . 历史经验与现实应用的教学融合路径 [J]. 教育探索,2024(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