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领导班子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王秀水
德惠市第六小学
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石,小学领导班子的管理机制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持续推动小学领导班子体制改革,强调领导班子之间的协调科学运行,持续完善领导班子的组织结构设计,构建由党组织统一领导的校长负责管理模式。同时学校需要积极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创新性的决策与执行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
一、完善组织结构设计
(一)推行“扁平化”管理
过去传统小学领导班子管理模式存在管理层级过多的问题,信息在多层级传递过程中容易失真和延迟,从而影响了教学管理效率。现阶段国家持续推动扁平化的管理理念,减少小学领导班子的中间管理层级,提升学校决策的快速传达能力,让学校领导班子可以直接与年级组长、学科组长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了解当前的教学需求,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同时小学领导班子应赋予年级组以及学科组更多的自主权,让基层教师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的需求,自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研讨活动、教师评价体系,从而充分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活力。
(二)建立“学术委员会”
小学领导班子应减少行政事务对教学与科研的干扰,积极搭建学校学术委员会,由资深教师以及专业学者担任学术管理委员,更好地指导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学教研的成果创新。同时学术委员会需要独立于学校的行政部门,依据当前国家强调的学术规范和专业标准进行合理的群体决策,在选拔教师参与学术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年龄、学术成果、发展潜力,改变以往由行政部门直接指定的传统模式,从而充分激活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创新意识。
二、创新决策与执行机制
(一)构建“民主协商 + 专家论证”决策模式
小学领导班子需要遵循民主协商的现代管理理念,广泛听取基层教师、家长、学生等学校各方的意见,提升教学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座谈会等,充分全面地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息规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论证学校的重大决策,凭借其自身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决策支持,确保学校设立的课程体系、教学规律,可以更好地契合学生的成长特点。
(二)建立“目标- 责任- 监督”闭环执行体系
学校领导班子需要根据当前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将其划分为各部门、年级组、学科组的年度可衡量工作指标,确保各个部门和基层教师能够充分把握自身的工作量化指标。然后学校领导班子还需要积极落实健全责任制度,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将工作任务与责任人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确保日常工作内容有人落实。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明确德育部门负责活动策划,后勤部门负责场地布置等。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应当积极抽调专人建立监督小组,实现对目标执行过程的全程监督,领导班子通过定期抽查方式检查并督导各部门的执行情况,打造完善的执行闭环体系。
三、健全领导班子发展机制
(一)分层培训体系
小学领导班子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学校的管理构成,设计差异化、分层化的培训课程体系。针对学校校长需要开展宏观的战略规划课程,以提高校长的卓越领导能力和对当前教育政策的敏锐感知。而针对学校中层干部,学校应重点强化其良好沟通能力、组织执行能力,设计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等培训课程,有效强化中层领导干部在不同情境下的沟通技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决策的上传下达。
(二)创新教学激励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需要充分重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应当着重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的创新教学教研能力。因此学校需要将教育教学成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核心指标,持续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科研活动。学校通过建立对教师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表彰、晋升机会,从而持续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学习动力。
(三)优化协同治理生态
学校领导班子需要注重家校协同教育生态建设,重视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关注家长的直接感受,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尝试建立家长委员会,引入优秀的社区代表,定期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意见,并且将其作为学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例如家长委员会可以积极监督日常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饭菜质量,并且将评价结果定期反馈给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多方积极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甦 , 唐晓燕 . 落实中小学党组织 " 抓班子 "" 带队伍 " 领导职责的路径探析——以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为例[J]. 现代教学 ,2024(6):39-42.
[2] 李泰峰 . 聚焦关键能力, 打造 " 三位一体" 教育共同体[J]. 河南教育 ( 基教版 )( 上 ),2025(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