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张永振

作者

张永振

陇县中学 721200

引言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高中物理概念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和关键,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高中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容易出现概念混淆、理解不深等问题。因此,探索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从知识构建层面看,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石,是物理规律、定理和公式得以建立的前提。只有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学生才能将零散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后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筑牢根基。在能力培养方面,物理概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分析和推理,能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在探究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2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直接讲解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学生被动地听讲和记录。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掌握概念的实质。例如,在讲解“加速度”这一概念时,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和物理意义,没有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加速度的存在和变化,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2.2 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跳过概念的形成过程,直接给出概念的结论。学生没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缺乏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对概念的理解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建立起概念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电场强度”这一概念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场力的性质,而是直接给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学生很难理解电场强度是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

2.3 概念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概念的理论讲解,忽视了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虽然记住了概念的定义,但不知道如何将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物理概念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降低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基于生活实例引入概念,增强概念亲切感

物理源于生活,许多物理概念在生活中都有直观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挖掘生活实例,以此为切入点引入物理概念。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概念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走路时鞋底与地面、汽车刹车时轮胎与路面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能迅速将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明白物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引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

3.2 运用实验探究深化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深化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比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概念时,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能深刻体会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存在。

3.3 借助类比迁移理解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高中物理概念中,有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可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将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3.4 构建概念网络巩固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概念众多,且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概念网络,将各个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力学部分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力”为核心概念,将“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等相关概念串联起来,构建力学概念网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情境创设法、类比迁移法、实验探究法、概念图运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同时,教师要精心备课,关注学生差异,加强师生互动,及时反馈评价,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动态图示技术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以“电流速度”为例. 许谢木 . 物理教学探讨 ,2024(11)

[2] 基于“进阶教学”框架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董友军; 邓治国 ; 艾静 . 课程教学研究 ,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