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生成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陈雪琴 张妍

山西省潞城区第一中学校 047500

在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同时,教师还应该以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助力。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实现探究体验的全面提升,打造欢快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动向,根据素养目标设计引导性任务,真正实现生物课程核心素养的构建。

一、践行对话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高二阶段的学生生物知识储备已经达到可以独自解决生物问题的地步,因此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实现多层次的独立学习,展现生物课程探究实验的特性,引导学生自行总结生物知识规律,教师需要放低姿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展现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对话,比如询问学生:病毒是一种生命吗?病毒是生物吗?生命的定义和生物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后询问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DNA、RNA 是一种遗传物质,那么病毒也多是这两种遗传物质,这种遗传方式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知识筛选,让学生了解生命、遗传物质、病毒等基本的生物概念,教师也可以引入细胞等知识,促使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实现课堂对话,促使学生的思维获得突破,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的同时,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全面建立,教师还应该把握问题的难度,勇于突破课堂预设实现教学目标和环节的调整落实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二、实现情境引导,激活动态教学过程

在进行动态生物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的生物三维目标进行引导,突显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生命观念以及社会责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具体的素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并通过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入课堂实验,完成模型建构和教学过程的落实,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生物课堂的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以及开放性的生物知识问题:请大家思考如何验证酶的高效性?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高温”、“高压”、“浓度”、“催化剂”教师结合学生的见解,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视频动态展示,及时调整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学习的观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模拟软件等建立线上教育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此外在进行 DNA 遗传物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完成模型教具的引用,将双螺旋模型进行展示,并询问生物课程其他的模型,学生将细胞膜结构模型利用生活化的材料进行构建,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入生物学史,并结合具体的事件建立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了解遗传物质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完成做重学,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完成生物知识的整合与体系建立。

三、设计多元作业,巩固动态学习成果

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基于教材和知识点进行理论作业设计,虽然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但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生物学习以及作业任务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面对这种局面,教师需要结合动态生物课堂特征,展现作业的多元性以及实践性,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并结合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实践,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

教师可以将生物多样性这一内容主题设计为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构建生态系统,并分析相关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的种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食物链、食物网以及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概念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的整合,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设计科普海报,并依据自身的需求寻找与生物知识主题相关的纪录片,并加以知识点的梳理和积累,及时利用线上平台完成作业的反馈,教师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树立学习榜样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生物动态教学课堂模式。

综上所述,在构建动态生物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强化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此外在生物教学重教师还应该尊重大家的不同意见,强化对学生兴趣的捕捉,促使动态课堂充满生成性,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展现教学的灵活多变,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 常玲 . 试论高中生物动态生成课堂的建构方法 [J]. 新课程导学 ,2014,(11):84.

[2] 夏正艳 . 智慧引领精彩生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动态引导策略谈 [J]. 新课程导学 ,2013,(26):9.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生成有效教学手段运用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GH-21537)研究成果之一。